浅谈本土动漫衍生品开发模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二、“喜羊羊”衍生品开发模式分析
  2005年本土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首次在电视台播出,2008年电影版《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始搬上荧屏,原创动力公司品牌化、系列化、持续化、高产量制作开发,促进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的传播,为衍生品开发奠定市场基础。根据“喜羊羊”目前的销售数据分析,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带来的收入中,播出版权收益仅占30%,其余70%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等。“喜羊羊”模式的成功增强了本土动漫企业的信心,这一模式有很多经验值得其他本土动漫企业借鉴。

  1.动漫形象创意模式
  动漫形象是动漫产业链的核心。衍生品的开发围绕动漫形象展开,动漫形象的外形、性格决定衍生品开发的范围、难度。而且动漫形象和故事情节直接影响动漫片的传播范围和收视率,热播的动漫片又会刺激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与营销。从“喜羊羊”的经验来看,在动漫形象创意时可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
  (1)结合传统文化,丰富动漫形象
  从《功夫熊猫》、《花木兰》的热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国外动漫企业将中国文化融入动漫产业。但目前传统文化在本土动漫中的表现形式单一,缺乏时代气息。要形成知名本土动漫品牌,就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一方面,可以借助中国元素增加动漫形象周边配件。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唐装、祥云碗、虎头帽子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配件,这些配件稍加改造就可以制成商品销售。这种开发模式不但可以加强衍生品和动漫本身的联系,而且节省衍生品开发再设计的时间,加快衍生品上市的速度。
  另一方面,在动漫形象本身设计时可以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比如动漫形象可以采用木偶的形式,惟妙惟肖的形象定然会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木偶一般设计简单,比较适合衍生品的开发。中国动画片中,水墨动画片、剪纸片、皮影片、拉毛动画片、贴纸动画片、木偶片等各式各样的形式,创造了世界动画片的新品种。虽然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不能和现在的大生产相适应,但是动漫创意者可以借鉴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
  (2)利用流行文化,充实动漫内容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上映后博得观众好评。《喜羊羊3》的一大亮点就是对网络流行文化的应用,“给力”、“浮云”、“秒杀”、“餐具”、“杯具”等网络流行语进入动漫。网络流行语为大家熟知,从动漫人物口中听到既新鲜又亲切,更容易对动漫产生好感。动漫片本身就是动漫衍生品的广告,动漫片和网络文化的双重广告效应,对推广动漫衍生品和引导消费有着重要意义。
  除了网络流行语,网络文学也是动漫设计的重要资源。网络文学如今已不是新鲜名词,将网络文学搬上荧屏的努力已经初见端倪,一部《杜拉拉》带动了从电视、电影、图书到服装、鞋子整条产业链的运转。将动漫产业的发展和网络文学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缩短人物设定、情节编撰的时间,使衍生品更快投入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文学培育起来的消费群体,减少投资风险。 动漫衍生品营销模式
  动漫形象设计只是衍生品开发的开始,衍生品只有进入市场其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挖掘。要想打通衍生品市场,市场营销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动漫被当做公益事业,在动漫的发展上缺乏市场眼光,没有形成有效的营销模式,市场营销是衍生品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定位多级市场,培养成年客户群
  目前本土动漫企业推出的衍生品主要瞄准儿童市场,严重限制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空间。由于儿童不具有自主消费的能力,购买权最终还是掌握在其父母手中,父母往往根据成年人的消费观念来决定是否购买动漫衍生品,儿童的需要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有效需求。相比其他本土动漫品牌,“喜羊羊”的衍生品市场就要广阔的多。由于爱情、社保、医保这些话题走进了动漫,成年人也可以在动漫中找到自己的情感诉求点,“喜羊羊”成功打开成年人市场。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