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咬尾症的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桂永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生猪咬尾症发生的症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咬尾症;防治
  
  猪咬尾巴是舍饲猪的一种异常行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饲养环境的改变,猪咬尾巴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大型饲养场集约化规模养猪生产中,猪互相啃咬尾巴的现象时有发生。发生咬尾症的猪群,势必影响其生长育肥,饲料利用率要比正常猪群降低20%以上,更严重的发生感染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损失。
  造成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轻者尾巴被咬成半截,重者整个尾巴被咬光。一般来讲,造成咬尾的原因主要包括饲料营养不全、环境恶劣、管理不当以及寄生虫疾病等几个方面,可采用以下综合措施预防。
  一是合理配制日粮,满足猪的营养需要。饲料中营养元素搭配不平衡或饲料中原料质量差而造成饲料中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容易造成猪营养代谢紊乱,发生异食癖,导致相互之间的撕咬,诱发猪只咬尾症。因此,要消除“有啥喂啥”的陈旧观念,改善日粮配方,方能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同时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供给全价的配合饲粮[1]。特别要满足必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当发现咬尾现象时,及时对饲料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针对营养不足的部分尤其是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要及时补饲,以消除营养失衡诱发的咬尾症。
  二是加强猪群的管理。首先,要合理分群。一般每群饲养6~8头为宜。育肥猪可采取同窝组群或将体重、来源、体质、采食习惯和性情相同或相近的猪组群饲养。同窝组群就是从断奶开始,实行同窝转群培育,同窝转群育肥;相同体重组群是打破原窝和性别的界线,将体重、性情相近的猪放在一栏内饲养,合群并圈时宜在夜晚进行,组群时要给猪群用温水(冬季)洗澡,或在猪体表或鼻孔周围喷洒来苏儿药液,影响其嗅觉以达到防止争斗的目的;也可采用看护办法稳定猪群,以防咬斗造成损失。组群后要勤于观察,加强调教,对有咬斗现象的猪只应单圈饲养[2]。另外,为防止应激诱发猪咬尾症的发生,可通过饲料和饮水途径给予抗应激药物。其次,控制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影响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和猪只的采食、饮水,生产中,若不加注意,特别是拥挤圈养极易造成咬尾异常行为发生。因此,应控制每圈(栏)的饲养头数,保证每头猪有充足的采食、饮水和休息空间。一般体重小于25 kg的猪喂养4头/m2,体重在25~50 kg时喂养2头/m2,体重50 kg以上时喂养1头/m2,寒冷的冬季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第三,及时去势。一般而言,猪去势时间越早流血越少,应激也越小。用于育肥的杂交仔猪,应去势后再育肥,特别是公猪。猪去势后性情温顺,既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又可防止咬尾现象发生。第四,做好定期驱虫及防蚊蝇工作。特别是当猪只发生猪虱和猪疥螨病等体外寄生虫时,为了止痒而啃咬或摩擦,进而引起尾部出血,由此刺激其他猪发生撕咬,引发咬尾症。可使用精制敌百虫溶液涂擦或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1周后重复注射1次预防。在蚊虫较多的季节,要定期施药杀灭,防止蚊蝇影响生猪安静休息。第五,采取断尾措施。因猪的视觉不发达,猪尾的摇动易给猪只造成视觉错误,引起争咬现象发生。因此,为防止猪群的咬尾恶癖,在不影响商品猪销售的情况下,可采取小猪断尾方法饲养。生后2日龄内的小猪,最好不超过7日龄,日龄越小,应激越小,用断尾钳在距尾根2.5 cm处,连续钳2钳子,2钳的距离为0.3~0.5 cm,经5~7 d尾骨组织由于被破坏停止生长而干掉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