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我国制造业区域间转移的关键因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三、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转移的关键因子分析
  本文将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区域间制造业的各个因素做关键因子分析。首先是选取对产业转移有影响的指标。考虑到对我国省际间产业转移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以下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员数、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居民消费水平、煤炭储量、公路长度、土地面积、市场成交量、长途通讯、资本规模、发电量和建设用地。这些数据选取的是我国31个省2010年数据,来自《2010中国统计年鉴》。
  将以上数据导入SPSS中,提取的因子个数是特征根大于1的。KMO检验的值为0.723,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的值为0.000,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满足条件,可以用因子分析法,SPSS运行结果如表格1所示。选取的前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640%,达到要求,SPSS运行结果如表格2所示。
  碎石图,如图1所示。给出了12个特征根的变化情况。前三个变化非常显着,从第四个开始变化不显着,在第三个特征根那里出现了拐点。所以选择3个因子是比较合理的。
   图 1
   表格3是因子1、因子2和因子3的负载值表。为了凸显出因子的实际意义,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这是一种正交旋转法,使得公共因子的负载向正负1或0靠近,有利于解释公共因子的实际含义。
  a. 3 components extracted.
  表格4是旋转后的负载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因子1主要对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员数、资本规模、发电量有较大影响。因此把因子1命名为“产业规模”因子。因子2对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居民消费水平有显着影响。因此把因子2命名为“劳工福利”因子。因子3对煤炭储量的影响显着影响,因此把它命名为“资源”因子。
  四、结果分析
  由前面的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在选取的12个对省际间产业转移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可以归纳出三个因子,它们分别是“产业规模”因子,“劳工福利”因子和“资源”因子。一个省的自身产业规模会产生一个极化效应或者扩散效应,对产业转移产生影响。如果是自身产业规模与其它两个因子,即资源和劳动力情况相适应,那么就可能产生极化效应,吸引其它省的产业向本省内的转移。如果自身产业规模与资源和劳动力情况不相适应,那么就可能产生扩散效应,本省内的产业向其它省转移。而“劳工福利”对产业转移也有影响。当劳工福利好的时候,如果是工资报酬高,那么会增加企业经营的成本,但是同时,如果消费水平也高,就会增加市场需求,对居民日常消费品的制造企业来说,是转移的动力。另外一个因子是资源。一个地区的资源储备量丰富与产业转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1]孙莉.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的思考[N].经济论坛,2005,(21):17-19.
  吴汉嵩.我国产业转移的区域性与突破[J].江苏商论,2009,(02):133-13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