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人文领域的后世博时代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虹 时间:2013-02-14
   (一)政府拨款公共文化项目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以生态、绿色、智能、创意、集约、人本为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潮流。如(1)现代建筑文化项目,有的场馆成为浓缩版的最佳城市范本,有的设计了耗能极低的节能减排人居空间,还有的展示了民间文化和遗产的积淀,(2)可以说,尊重与传承影视广播文化资源。各个场馆均彰显了自身的个性魅力。因此,政府拨款建设公共文化项目比较适宜。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当代影视广播新潮的空前展示。体现在人文层面大家喜闻乐见的大众传媒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调动。此文化创意与媒体科技的互动更进一步,成为表达人类理想和情感的有效手段。在普及与传承世博文化上,大众传媒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创意产业文化资源。世博创意精品汇聚、引领思潮,具有明显的标志性、艺术性、前瞻性和实验性。 
  (二)企业招投标商业娱乐中心 
  世博期间所建设的建筑物可以在后世博时代保留一部分作为商业娱乐中心,这是世博会对社会民众的一种利益回馈,同时也是城市文明的进一步提升。当下,很多城市一味讲究高楼林立,要有现代化感,对于已有资源利用意识不强。这就形成了发展主义下的反差。这种“文明困境”是在现代性条件下,人们对轰轰烈烈的城市文明建设缺乏认同的现实表现。由此,逼着认为,后世博时代,政府可以通过企业招投标的放肆发展商业娱乐中心,将其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三)城市文化软环境构建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的筹办本身就是要促进城市文明秩序建构的逻辑基础。笔者认为城市文化软环境建设,首先要有社会认同。它意味着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信仰和行动取向,强调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以及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成为增强凝聚力。社会认同是以共同的文化价值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在全社会建立起文明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心理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让普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如同世博会期间一样,经历文明、感受文明、享受文明,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意识。 
  (四)旅游景点的工艺品、纪念品和旅游用品开发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艺术品与工艺品来说,是一个空前绝好的展示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凝聚了各国各民族的智慧与创意,引发了国内外参观者的观赏兴趣,同时也作为传统技艺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传承得到弘扬。上海世博会无论是参展国家还是国内各省市,都提供了大量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如:土耳其馆能辟邪的神奇小石头、英国馆的神奇植物种子、意大利馆的手工艺制鞋;摩洛哥馆精美的陶器手工艺品等;再如河北唐山的皮影,保定的曲阳石雕、山东的潍坊风筝、高密剪纸,湖南的女书、湘绣,福建的泉州提线木偶,宁夏回族的民乐,云南的茶艺表演,新疆的木卡姆,西藏的唐卡等尽展风流。在后世博时代,世博会期间的纪念品不仅可以进行旅游用品、工艺品开发,展示各国文化及独特风情,满足广大参观者“把世博带回家”的美好心愿,这些工艺品、纪念品都成为体现各国文化和城市主题的点睛之笔。 
  五、结束语 
  上海世博会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不仅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更重要的还是在经济人文领域,在后世博时代,该文化资源具有十分巨大的产业市场开发价值,应当好好利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