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部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迪  时间:2013-02-14
  4.乡村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一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发端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30多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同步进行,农村基层组织权力分配与使用还没有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缺乏平衡、协调和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组织体系的领导核心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二是农民自治组织发展速度缓慢。大部分农村合作组织都处于管理不健全、经营不规范的状态,加之信用和融资体系不健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使农村社会中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各种组织发展缓慢。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管理体制存在制度缺失,多元化的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农村社会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于群之间、农民之间的一些小矛盾极可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交通事故等引发的农民堵车堵路、集体上访,以及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和宗族矛盾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三、维护西部农村社会稳定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体制机制。首先,重点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乡镇一级:保障经费投人,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维护稳定工作需要;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把工作重点转向搞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服务、责任、法治政府建设步伐,提高对农村稳定的控制力。村一级: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范网络。村民小组(自然村):抓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加强对贫困后进村村民小组的转化力度。其次,创新农村治安防控机制。要特别注重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查处理工作机制。司法行政部门要依法规范和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健全重大社情报告制度、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及早发现、妥善调查处理。

  2.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培养选拔的体制机制。首先,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把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放到乡镇或行政村锻炼,选派上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乡镇驻村干部担任村支书或副支书,注重从科技示范户、劳动模范、女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加大农村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其次,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组织协调东部地区从干部挂职、培训等方面对西部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帮扶。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工作方法、法律知识、调查处理利益矛盾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提高驾驭稳定工作的能力。最后,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解决乡镇干部中政治素质高、工龄长、工作成绩突出同志的级别;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可以选拔进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或通过公开选拔方式担任乡镇领导,对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重奖;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树立基层干部在维护稳定中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
  3.建立健全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一套扶持其快速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要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放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新载体的重要位置来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技术引进、人员培训等,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在尊重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其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监督。其次,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加强联系。要善于发现典型,选准典型,树立典型,深人研究,并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整个面上的工作;总结推广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新鲜经验,并加强同有关部门和农户的联系,多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总结提高。
  4.建立健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首先,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体制机制。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使两委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把难点村、矛盾突出的村,作为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的重点;探索在民族地区宗教活动场所组建调解组织,聘请民族宗教人士担任调解员;在村里具有一定威望的人中,聘请5~7人担任矛盾纠纷协调员,付给其一定报酬;把农村家族、宗族中开明进步人士吸收到村组干部队伍;团结引导卸职村干部、退伍军人、回乡青年、致富能人等农村精英,为维护稳定作贡献。其次,建立健全培养新型农民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民法制教育,了解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防止和减少因不懂法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动员城市帮助农村修建文化场馆;组织文化下乡,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大众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的诚信、公德、仁爱等意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政府要从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西部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盘活无效低效资产,逐步化解清理乡村组织的债务,使农村基层政权高效良性运转。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