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蒲璐 时间:2014-06-01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权、责、利结合基础上,通过监督、激励及分配的功能来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的预算体系。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的发展时期,预算管理可分为四种模式:以资本预算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销售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资本预算 销售 成本控制 现金流量
  
  自2002年财政部颁发了《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之后,全面预算管理在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业界普遍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各负责单位的预算体系,是建立在权、责、利结合基础上通过监督、激励及分配的功能来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它能有效的聚合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是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和强化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处在的不同发展时期,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分为四种方式。本文将浅析现有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旨在为我国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成长初期——以资本预算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处在产品导入时期的企业在经营和财务上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系数很高,新产品的开发及其相关资本投入需要慎重决策。因此,在这个时期资本支出管理是预算管理的主要模式。企业应谨慎做好项目分析和编制项目投资总额预算、各期现金支出预算和融资预算。
  资本预算体如下:(1)投资项目的总预算,即从资本需求量方面对投资项目的总支出进行规划。(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过程,即从理性决策的角度对项目的优劣进行取舍,从而确定项目的可行性。(3)在时间序列上考虑多项目资本支出的时间安排,即从时间序列上进行资本支出的现金流出量规划。(4)结合企业的筹资方式进行筹资预算,以保证可行项目的资本支出需要。(5)从机制上和制度设计上确定资本预算的程序和预算方式,包括项目可行性决策,项目预算、总预算、各时间序列下资本支出预算及最终的筹资预算的编制,预算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评审,资本预算的执行以及资本支出过程的监督,资本预算的全面评价等。
  
  二、成长期——以销售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在成长期阶段,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能在多高的价格上被接受,从而表现为经营风险。由于大量的市场营销费用的投入、各种有利于客户的信用条件和信用政策的制定而需要补充大量的流动资产,使得现金净流量仍然维持在入不敷出的状态进而产生财务风险。由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成长期必须将通过市场营销来开发市场潜力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核心目标。因此,预算管理的重点也应是借助预算机制的管理形式来促进营销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取得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以营销管理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具体步骤为:销售预测需要营销等职能部门全面参与,确定各营销网络的销售预算,上报企业预算管理中心,由预算中心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区域定位来调整各网络的销售预算。在预算中心与各网络就销售预算最终达到一致后,由预算中心下达各网络的销售指令,从而形成对各网络的预算约束。同时,非销售的其他辅助管理部门,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销售预算管理的支持与辅助部门,预算中心要通过测定调整各职能预算,确定并下达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责任,使其成为各部门工作的标杆和管理依据。
  
  三、成熟期——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由于大量的销售和较低的资本支出使企业现金净流量为正数,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此时,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低,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所处的市场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市场增长减慢但企业却拥有相对较高、较稳定的份额,市场价格也趋于稳定。但企业也存在很大的潜在压力,具体体现在成熟期长短变化导致的持续经营压力与风险与成本下降的压力与风险。在既定产品价格的前提下,企业收益能力大小取决于成本这一相对可控因素,如果其他企业的总成本领先,就会对企业收益形成威胁。因此,成本控制是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核心,形成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