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宏观生态环境变化分析及生态恢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国茂 时间:2013-02-14
摘要: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退化严重。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草畜矛盾加剧,过度放牧,草地开垦等造成的。针对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退化情况,国家采取了一定的政策和生态工程来恢复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变化;政策调控;生态建设
  
  0引言
  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的北部边陲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北纬41°35′~46°46′,东经111°9′~119°58′,总面积20.3万km2,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生态平衡功能脆弱,农牧业生产不稳定,又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因此,锡林郭勒盟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对北京及华北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这一地区的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严重,鼠虫灾害频发,沙尘暴肆虐,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已对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
  1生态现状与变化态势
  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典型草原、农牧交错带以及农耕区为主;东北部为乌珠穆沁盆地,河网密布,水源丰富;西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由一系列垄岗沙带组成,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锡林郭勒盟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明显,使得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抗干扰能力降低,具体主要表现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恶劣天气增加等方面。
  1.1草地退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的整体退化趋势一直在延续,21世纪初,相当于草原化荒漠状况的稀覆盖植被区的面积比20世纪80~90年代扩展了4~5倍,到2007年,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到可利用面积的64%。牧草高度下降40.3%-76.7%,产草量下降50%-65 %,盖度下降35%-85% [1, 2] 。同时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收到威胁,雪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鼠害虫灾加剧,遏制草原退化,恢复草原生态已刻不容缓。
  1.2土地沙化
  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该区位于京津地区的西北部,是京津地区的风源、沙源和水源,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京津地区有直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沙地发生了严重的沙漠化,不仅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京津地区最主要的沙尘源之一,对京津、华北等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构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威胁[2, 3]。草原退化沙化的日趋严重,对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
  1.3土地盐碱化
  中国地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土壤盐碱化的自然先决条件。造成土地盐碱化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纷繁复杂,其根源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行为。锡林郭勒盟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在2000年之后由于采取了一些生态恢复措施,使得土地盐碱化面积开始减少,在2005年之后土地盐碱化趋势明显降低,但仍然存在。
  1.4极端气候天气变化
  锡林郭勒草原50年代干旱发生较少,各气候区发生频率在30%左右,六七十年代发生频率都较高,荒漠草原发生频率最高的60年代达到了80%;90年代发生频率明显减少,进入2000年以后,干旱又明显的增多,达到80%。进入21世纪,由于经历了1999-2002年连续4年的严重干旱,又出现了2001-2002连续两年的沙尘暴高发期,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往年。沙尘暴对草原植被和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大,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会加剧草原植被的退化[4, 5]。
  2生态环境退化分析
  锡林郭勒盟地区是一个草地为主要生态系统的地区,而沙地又是其主要土地类型,生态脆弱性明显,在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用下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草地和沙地的变化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气候的干旱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之对草原的过度利用,使得草地退化、沙化严重,土地沙化导致草地生物产量迅速降低,频繁引发浮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京津、华北以及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愈来愈严重的危害。本文将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草地退化和沙地变化的原因
  2.1气候因素
  锡林郭勒盟地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一般在150-400mm之间,且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明显,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4]。从近几十年气候变化来看,锡林郭勒盟地区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相对较丰,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下降;自1981年以来,锡林郭勒地区气温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其间以20世纪90年代升温最为剧烈[6, 7]。
  2.2人口增加与草畜矛盾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草畜矛盾不断加剧,1949-2003年的54年间,全盟牧区人口增长了3.5倍,牲畜头数增加了11倍,畜均占有草场下降了11.4倍。2003年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较,冷暖季分别超载411万个羊单位和800万个羊单位。过牧,使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地生产力急剧下降,加上严重的干旱,退化沙化明显加快。人口不断增长也是锡盟浑善达克地区土地沙漠化人为因素中的重要原因[8-10]。据锡林郭勒盟人口统计资料,1947年锡林郭勒盟人口约为15.84万人,1999年发展到92.37万人,增长了近5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加之经营方式的落后,对土地和及其生物等自然资源的进行掠夺式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加速了沙化面积的增加。
  2.3草地开垦与耕地弃耕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以粮为纲”的方针下,农业生产建设资金和劳动力绝大部分投向粮食生产,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失调,盲目地扩展种植业及粮食的生产,忽视和削弱了林牧渔业的发展,限制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结构及其产品结构趋向单一化、欠合理化;特别是盲目垦殖,乱砍滥伐等,使沙漠化与水土流失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据70年代中期的统计显示,全国牧区草地被开垦800万公顷,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鼠虫害面积达草地面积的30%以上,黄土高原和南方的草地水土流失严重,草地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已濒临灭绝。呼伦贝尔草原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草地运动,开垦草地47万公顷。许多新开垦的土地退化严重,很多开垦的土地被弃耕,这些废弃的耕地在当地多风,降雨量少且集中的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情况加重,其中内蒙古伊克昭盟沙化土地面积的40%来自被垦草地。[11, 12]
  3生态环境恢复
  由于锡盟地区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增强,严重威胁着本地以及华北各地的生态环境安全,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国家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调节生态系统的恶化,同时还进行了一些生态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