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企业信用现状及其成因介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永旭 时间:2014-06-01
  2.3信用缺失使得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以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例,一方面政府通过降息、征收利息税乃至增发国债等各种措施,力图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信用的缺失、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假冒伪劣和欺诈的盛行却使企业惜投、银行惜贷、消费者不敢消费等这些现象。这就出现了国有投资大幅增长,民间投资却踌躇不前的现象,这已由近年国有投资增幅数字差异所证实。长期看来,政府投资难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如果民间投资跟不上,必然使经济增长乏力。
  3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3.1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企业失信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内部掌握的信息总比外部人要多,由此形成了“逆向选择”。而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在传统计划经济下,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都是垂直进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各交易主体间横向传递,导致市场交易主体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所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在信息传播方式落后、信息渠道不通畅的经济社会中,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缓慢且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这一信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为相关组织或消费者获知,使交易主体短期内不能进行理性的选择,从而失信和欺诈的现象就有可能出现。
  3.2市场交易中成本收益的不一致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市场交易必然存在一定的费用。在不确定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经济人总要发生交易费用,并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选择以各项费用最低的方式进行交易。一般而言,信息不对称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而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又为失信行为提供了“负面激励”。
  3.3企业普遍缺乏明确的产权制度
    作为市场交易主体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稳定、欠清晰,普遍存在着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和真正承担风险的人并没有控制权,而有控制权的人又不承担风险。这都是企业普遍缺乏明确产权制度的现象。
  4结语
    根据博弈论原理,企业总是寻找对自己最优的策略,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社会,企业某次不讲信用可以获得额外收益,同时又因其他企业无法及时获取信息而得不到相应惩戒,所以它的最优策略是不讲信用;而当其他企业发现不讲信用在短期内可以获得额外收益;当诚实守信却遭受损失时,这些企业的最优策略也是不讲信用。当不守信被大多数企业作为最优策略时,信用环境也随之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