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品牌战略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请联系更改 时间:2014-06-01

    2、品牌战略决策的理性基础——追求超常跨越,缺乏专业精准

    80年代的短缺经济,导致生产即赚钱的假象,为90年代盲目多元化和盲目追求超常跨越提供了社会基础。统计表明,90年代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3年(注2),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两三年”。企业品牌刚刚成形,决策人在“行业厌倦症”和“投资诱惑综合症”下急切搞品牌延伸,不但影响了品牌的专业个性,而且武断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研发力量、营销网络都缺乏必要的准备,“超常跨越”不成,反而摔个“超级跟斗”,刚刚建立起来的品牌也毁于一旦。企业由小变大不光是量的膨胀更是质的飞跃,初创时期灵活多变、打破常规是必要的,但是有一定规模以后依然管理随意、朝令夕改是危险的。小胜靠技巧,中胜靠功力,大胜靠人格,企业家必须以自己的人格和信仰建构起理念、制度的双重保障,用扎实的基础管理来保障大系统的稳定有序,用专业精准落实品牌决策的理性基础是企业真正走向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3、品牌战略实施的战术手段——倚重媒体炒作,淡化运营规律

    品牌离不开传播,传播借助于媒体,媒体需要策划,策划可能有一定炒作色彩。所以中国企业品牌战略设计与推广中,对媒体炒作是十分重视的,无论广告、新闻还是公共关系,都立竿见影。于是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一项又一项出奇制胜,从“秦池”“爱多”的“标王”闹剧,到“南德”“亚细亚”的“超常”思维,品牌借助媒体红火起来,又在媒体的指责之下消亡下去。一般来说,品牌战略本身就是传播战略,是离不开媒体的,但又必须明白成功“90%靠做得好,加上10%说得好”,在媒体炒作的同时,将品牌置于被高度放大的环境之下,如果运营水准不高,很有可能知名度迅速上升,但美誉度提高不快甚至下降,有知名度没有美誉度还不如没有知名度。品牌的创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着其内在运营规律,不知道这一切,以为只要媒体宣传上轰动了就“一俊遮百丑”,是绝对难以有可持续发展前途的。

    4、品牌战略形象的创新能力——形象老化显著,创新突破不力

    企业品牌形象是品牌战略的外在标志。一个成功的品牌战略形象必须是稳定与变化的矛盾统一,过多变化使品牌形象个性不清晰,过于稳定使品牌形象产生老化。过去的10年间,中国品牌战略中的创新突破不够,形象老化极其显著。以90年代初的第一代十大“中国驰名商标”为例,“凤凰”、“永久”、“霞飞”等6个品牌已严重老化,仿佛已成为久远的故事,即便是2000年评选成为的中国驰名商标,在2001年的广告与形象推广中也显得江郎才尽、后劲不足。究其原因,有许多竟是最初形象个性过于优秀,既无法突破又难以割舍所致。以曾勇夺“标王”,多年名列“中国白酒出口量第一”的“孔府家酒”为例,在《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走红中国大地时,适时推出女主角王姬作形象代言人,推出“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一贴切、温馨、极具煽动性效果的广告语,一下子提升出“孔府家酒”的品牌形象,使得品牌异常丰富而有人情味。然而正是由于这版形象过于成功,之后公司也征集过新的广告语和形象风格,总觉得难以超越,最后改了一下,成为“孔府家酒,叫人爱家”,显得狗尾续貂,加上广告播出时间过长,信息已完全抽干,根本无法产生任何震撼力,老百姓甚至随着电视剧的远去都认不得王姬为何人了,这品牌老化也就难以挽回。
    企业品牌战略被重视以后,企业家们纷纷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而实际上则是以VIS(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为主,即取个好听的名字,再设计一个漂亮的企业标志。这些东西本来应当是企业理念的外化,但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的理念则大同小异,据统计,最早一代理念中,有30%以上使用“团结”一词,其他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还有“开拓”、“创新”、“奉献”、“卓越”、“进取”、“务实”等等。这些类同又空洞的口号很难成为企业员工的内在力量和品牌个性的文化支撑,所以最后都演变成为外部包装,显得肤浅而缺乏生命力。

    5、品牌战略内涵的完整体系——浅层亮相精彩,深层服务乏力

    的确有一些中国企业品牌战略设计以后的亮相都比较精彩,往往让人眼镜一亮甚至叹为观止,但品牌贵在持续,而深层的工作则是以服务为中心的整合营销,在产品日益趋同、成本高度透明、促销快速克隆的今天,服务成为竞争的中心,但服务不是简单的微笑,她是建立在管理基础之上的,由各系统要素整合而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无论是海尔的“星级服务”、美菱的“绿色通道”、小天鹅的“全心全意”,都有一套完整的思路、管理、监控体系来保证,遗憾的是这方面我国企业做得出色的并不多。

    (二)解决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存问题的主要思路

    1、品牌战略面向全球市场

    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一定要考虑到开拓国际市场,而不能安于国内市场。到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到了实施品牌战略的高级阶段。到了高级阶段就需要更先进的经营策略并且要遵循国际惯例。进一步说就是需要更高效的市场策略。只有这样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设计也才会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

    2、品牌战略决策的科学实施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是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就是说企业发展大的方向,大的策略是不能错。中国企业传统的品牌战略决策,主要靠经验、智慧和直觉,这些方法依然有效,但是必须要加上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一些手段。比如采用品牌形象测评体系对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感受进行测量和评估,进而确定品牌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建立起科学的品牌战略管理体系或者是完善的战略品牌管理体系。

    3、品牌战略的传播策略的系统整合

    先进的传播策略是传播观念的根本转变,改变过去广告式的单向传播,变成与消费者间的双向传播及自愿的传播,传播的内容应该真正是消费者需要的,而不是强加的。先进的传播策略包括对于各种传播形式的系统整合,除了广告传统包括直投,还有做一些新闻报导等等多种方法。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系统地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

    4、品牌战略要树立品牌营销观念

    国际品牌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品牌营销。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依据,是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利益的竞争手段。品牌营销较产品销售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品牌营销是一种文化概念的渗透,而产品销售是一种产品性能的传播;第二,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产品具有周期性,社会公众需求的变化意味着某种产品的永恒消失。

    5、品牌战略的操作要找准切入点、明确市场定位

    品牌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其目的是潜在地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企业必须重视对市场消费趋势及竞争态势的认真分析,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并集中企业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在目标市场上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这是品牌战略组成中的重要一环。

    6、品牌战略依赖于企业核心能力

    所谓“企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是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体系的培育。

    7、品牌战略形象塑造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产品、符号、企业等实力的认知印象,是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企业所有或某一部分在消费者心中的投影,所以企业应该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结合本企业整体形象战略的科学导入,建立社会公众心中的长久形象魅力。

8、品牌战略实施动力来源于不断的品牌创新
(1)技术创新:技术是品牌的基础,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保持品牌的生命力。
(2)观念创新:品牌创新要树立“完整、高新、求实”的观念。
(3)组织创新:企业要注意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以提高企业组织运行效率。
(4)市场创新:企业要积极的创新改造市场,以利于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
(5)产品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消费爱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
(6)形象创新:在品牌竞争中应随着社会观念变化,重新塑造或定位品牌形象以适应消费心理的变化。
(7)管理创新:品牌的管理创新着重表现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理论体系,培养和提高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总之,中国企业应首先学会非价格竞争,学会品牌管理,懂得运用竞争以外的手段,建立品牌战略思维,从而创造长期化的竞争优势来实现持续发展,建立品牌评估体系,真正建立全方位的品牌战略。
 
  四、中国企业品牌战略展望
如果说,80年代是杂牌与杂牌的竞争,90年代是名牌与杂牌的竞争,那么21世纪初则是名牌与名牌的竞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品牌的竞争将最终决胜于品牌战略层次,品牌战略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品牌、企业共同进入个性化发展
如果说以往品牌战略上共性色彩多是为了提升基础水准的话,经过CIS导入、ISO认证等一系列整合,中国企业常规管理运行都完成了常识普及与基本建设程序。在这一基础上,发展思路必定产生分化,而分化意味着深化。以宁波两大“中国驰名商档”:“雅戈尔”与“杉杉”为例,这两家企业90年代所走的道路几乎一致:从衬衫到西服(另一家从西服到衬衫)作产品延伸;以服饰和地产作长短线产业组合;公开上市;参与金融增加融资能力;评上驰名商标;资助公益(雅戈尔大道、杉杉公园);央视广告;加盟连锁等等。但新世纪前夕所确定的品牌战略都差异颇大:“雅戈尔”以中高档定位作全面覆盖,扎扎实实建基地并力谋向跨国公司过渡;“杉杉”则立足高档,与洋品牌分庭抗礼,打造品牌含金量并弱化生产环节搞定牌监制,比较接近与“耐克”这样的品牌公司。应当说两种发展思路均有充分的理由,谁更成功目前尚难评论,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即她们均进入了个性化发展阶段。

(二)品牌保姆与品牌管家的作用日益增强
与90年代老总成为品牌代言人(甚至老总名声比品牌还大)相比,进入21世纪后,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品牌保姆与品牌管家正逐步全面兴起,不论是单一品牌或复合品牌、多重品牌,均从品牌诞生开始就在品牌保姆们的呵护之下成长,他们与专业品牌公司强强联合,时时监控品牌的状态,关注品牌个性的消费者评价,发现损害品牌形象的任何因素,防范品牌老化,他们的作用就象家长老师对于孩子一样,是不言而喻的。而品牌的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品牌保姆与品牌经理们之间的博奕。

(三)核心竞争力成为品牌战略的关键支柱
“做大”必须以“做强”为前提,而“强”的立足点就是企业的核心优势。不论是营销网络深入、规范,铺货及信息流、资金流渠道畅顺。还是基础管理扎实、职业经理人队伍优秀,或者研发优势显著,技术领先且创新能力突出。凡是强势品牌均有一方面或几方面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优势是不容易被取代或被追赶的,由此支撑起来的品牌体系也才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成了基础工作,她应运而生、顺势发展,并为21世纪初的全面推行打下了基础。但真正的品牌竞争才刚刚开始,以个性化、专业为特征的新一轮品牌战略不但对品牌格局本身而且对经济格局的影响亦是深刻而久远的。
引文注释:
(注1)《洛杉矶时报》2003年11月24日
(注2)《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赵琛:《品牌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2、巨天中:《品牌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英)莱斯利 德 彻纳东尼:《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中信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4、刘革:《大道至简—刘革品牌战略规划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5、竺彩华,李静宜:《谈中国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外交学院学报,2004,Mar. No.75: 83-87.。
6、余明阳:《中国企业品牌战略评析》,特区经济,2001,No.6:48-50.。
7、牛建忠:《试论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机械管理开发,2002,Aug, No.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