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战略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请联系更改 时间:2014-06-01

    【摘要】:

     国外投资经营是当今高度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趋势,是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技术与资本流动的需要,它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入世以后,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国内市场遭遇抢滩,“走出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等等。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并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迅速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本文以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基础与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战略选择、行业战略选择、资金筹措与运用及风险控制等战略。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境外投资战略方面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投资战略

    【正文】: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活动与资本运动都在依靠本国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的基础上,跨越了国域疆界,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经济生活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和主要承担者,它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性经营战略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相比较来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更具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因此,本人认为,在具体分析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战略之前,有必要深入分析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对各种国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国外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投资惯例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和企业的特点,才能探索出具有我国特点的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并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境外直接投资经营发展战略。

    一、关于国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国外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又称国际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或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定义是:“在投资者以外的国家(经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①《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国外直接投资的解释是:“涉及到工厂和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或“股票所有权使股东控制了厂商的经营活动的投资。”②简言之,国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将资财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它包括在东道国设厂创立新企业和收购东道国已经存在的企业两种基本形式。根据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不同,国外直接投资又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BOT(英文Build Operate Transfer的字头缩写,中文意思为“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方式,我们通常把前三者统称为“三资企业”。

    国外直接投资融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因素为一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具有多方面的国际开发能力。不仅能拓宽国际劳动力市场,开发新的就业途径,而且能够培养一大批从事国际合作的高级人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而且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③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提出的,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国外直接投资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进行,因为这些国家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仿制品的出现,国外直接投资就应转移到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欧洲各国、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因为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标准化阶段,随着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国外直接投资也伴随着生产相对优势转移而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从动态区位条件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并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而发展了以新技术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转移的过程;随着这种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将发生逆向变化;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定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利益。这在相当程度上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和市场选择提供了分析框架。

    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初次进行国外投资,特别是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已经建成的国外企业实行国际生产和投资的全球战略行为,则不具备强大的说明力。总之,世界经济发展至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最为典型的是它无法解释如石油生产部门等非标准化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如此,国际投资格局也并非如弗农认为的只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更多的是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特别是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当前没有什么企业是按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进行国际生产和直接投资的,它们完全可以在新产品时期组织国外生产,甚至通过其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开发新产品。

    (二)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被金德尔伯格予以发展和完善。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不完善性。

    海默认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市场不完善性为国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前提,这种不完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即有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二是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三是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四是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海默认为,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为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海默将国外直接投资企业看作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①

    以市场不完善为核心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外的水平式对外投资,即在各国设厂生产同样的产品,而且可以解释垂直式对外投资,即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国进行,如在石油工业中,少数跨国公司在长期内支配着世界石油市场,就是典型的垂直式对外投资。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和吉狄等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的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供需交换不能保证进行的问题。该理论首先指出市场的不完整性是市场内部化的原因,并认为决定市场内部化有四个主要因素,即,产业特定因素、区域因素、国别因素和企业因素。区域因素和国别因素决定投资的方向,即投资的地理分布。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是投资的前提条件。

    内部化理论探讨的主要是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最终产品市场;重点研究的是厂商扩大直接投资的动机,而不是如何利用外部市场。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内部化优势,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解释,但是它没有能够考虑到世界经济现实结构中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尤其是非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发展的影响。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1977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继承了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吸收了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优势说,借用了俄林的区位优势理论研究方法。邓宁在《国际生产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将上述优势命名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认为企业只有在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才会发生。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特定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决定企业是否对外投资的因素,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它们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得以具备;“区位特定优势”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引力,它是一个动态的外生变量,只能通过投资主体在外界寻求,无法通过企业自身来创造。

    邓宁的折衷理论虽然选取了以往各种理论中重合采用的三个最关键的解释变量,并且注重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弥补以往一些理论的片面性缺陷,但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使用权之不能成为一种能够解释所有类型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邓宁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该理论,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基准,即将“区位选择”纳入国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中,认为只有国外优势较大时,企业才有可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特别是,邓宁于1998年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国际直接投资趋向于进入那些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和地区,趋向于进入那些拥有较多智力资本和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和地区;二是国际直接投资往往寻找那些能强化或补充其核心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三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流向的决定因素的综合性。①

    总之,邓宁提出的东道国区位因素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成为20世纪后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些理论分别以东道国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状况、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与分布、金融制度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作为变量来检验其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有较强的解释力。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总体产业结构发展迅速。如钢产量、发电、化学纤维、电视机的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在全国90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中,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60%,我国的轻工业(包括造纸、日化、陶瓷、家电、皮革、办公自动化)从1998年开始就已开始出现质量和效益不高、亏损面和亏损额大的局面。这种不景气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没有实质性的改观。控制投资、降低成本、价格战和裁员已在很多产业内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以此为增长点带动该类企业的国外直接投资,对加快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的发展,及资本国际趋势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都在积极鼓励本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这种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寻求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积极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遇到极大困难,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企业发展吃力。在这种国内形势下,一方面效益较好的企业要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在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对外输出资本是一条好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调整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也要求我国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境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涌现,这就为我国企业的国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企业国外经营步伐。
    1、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国际商品分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国际商品分工已经逐步发展到国际生产分工,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进一步加强。目前,国际生产分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并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水平分工特点。世界生产水平分工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国际竞争。因此,国际生产分工要求我国的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加入国际生产分工和国际竞争。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激烈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下,要巩固和提高我国企业的战略地位,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同样也要求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入世”要求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多边贸易体制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核心,由28个协议、协定和31个决议、宣言组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从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出发,突破了国家和地区保护主义的障碍,以实现充分就业,达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为宗旨。它的成立使得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主流,它要求参加国相互开放自己的市场。我国“入世”后企业所面临的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而所获得的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即体现在外国向我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和实行国民待遇方面。换句话说,我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和机遇,就必须尽可能地开拓海外市场,即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3、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目前,针对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论述很多,观点也各不相同。本人认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不会加剧国内资金短缺,替代出口增长,也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相反,还会使我国企业绕开多种有形、开形的贸易壁垒,占领国际市场和创造出口,并获得更多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可以寻求和占有更广阔的国外市场。第一,在保持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有利于扩大新市场。对于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型企业,可以有利的规避由于地区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贸易障碍。第二,开辟国外市场,为国内趋于饱和的产品寻求出路。对于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工业企业,其产品已进入国内市场生命周期的后期,国内市场的增长趋势下降,促使这些企业转向国外寻求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为其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找出路。第三,技术实力强的科技开发公司,限于科技产品更新快的压力,国内市场成长又较慢,于是将目光转向国外,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其技术优势。第四,外向型企业可以设备等实物投资,带动国内设备的出口,进而又带动设备的零部件、技术和技术劳务的出口。

    (2)有利于经营资源的开发。许多企业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来获取各种所需的经营资源。这些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投资开采,取得国外的自然资源,这样可以直接控制资源来源,提供稳定的供应。例如: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随着我国汽车业的迅速膨胀,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石油资源问题。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短缺,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在境外投资开采石油,既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等地的投资开采,大大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问题,对国家和企业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另一类是吸收引进国外技术和信息资源。一些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其他机构,为国内提供各种国际经济技术信息服务。

    (3)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追求更高的投资效率,并可以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极力推行市场竞争机制,专营商品减少,行政垄断也被打破,一些非外贸企业由于国内投资与经营环境不尽如人意,也在积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寻求总体经营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外资不能仅局限于“请进来”的方式,还要设法“走出去”。通过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融资渠道多,贷款条件优惠,服务信用好,获得国际资本的机会远比国内多。

    (4)可以为企业寻找新的经营机会。通过参与合作投资,为本企业在国外开拓一个新的成长点,以进一步了解和选择国外市场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较成功的案例是海尔在意大利收购一个没有品牌的工厂,海尔利用自有技术,及其在冰箱方面的强项,并把其改造成在意大利能叫得响的海尔的品牌。现在意大利这个工厂已经改造为可以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而在东欧包括一些亚洲国家规定,从意大利进口的商品可以是零关税,如从中国运到这些国家去,要征收12%的关税,而且运费相对比意大利运出高。海尔的成功投资,不仅在海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而且成功的规避了各国的贸易壁垒,成功进入海外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机会。因此,无论是加入WTO,还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区域合作组织,欧盟、东盟相互保护,海湾合作组织也相互保护,因为大家共享一个内部资源。所以在合作组织中只要有一个(国家)有竞争力,就可以扩展到其他的领域。

    (二)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我国开展对外投资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我国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较晚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也较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推动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外汇资金、技术、管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绝对优势。许多具备某些相对优势的外向型企业完全可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并通过境外经营实现和进一步增强自身优势。我国具备对外投资的相对优势,特别是在总体国力和某些高科技领域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这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1、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种族纽带优势奠定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投资地位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国际直接投资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第六位,可以集中一定的资源用于对外投资,以适应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要求。众所周知,我国具有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特有的稀缺资源,这些都为我国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广大的海外华侨也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他们不仅享有国外当地人的特殊待遇,而且对国内情况了解也比较深入,更加之熟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这样就使得他们在企业选择确定投资项目、经营管理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种种族纽带优势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我国外向型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

    2、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推动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第一,“适用技术”优势。与许多中等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许多较为成熟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成熟、适用技术对他们更具吸引力,我国所提供的中等水平的技术设备也较受欢迎。如小批量的制造技术、多功能的机器设备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市场的需要,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比较适合资金不足和熟练工人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就地取材、替代进口的技术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工业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第二,某些高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我国某些成熟技术对发达国家某些行业及某些企业来说,也具有相对优势。如在航天、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方面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为我国此领域的外向型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传统产业的独特技术优势。我国许多传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颇具竞争力。如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医中药、传统食品等传统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在国际市场占居其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可以继续发挥其优势。

    3、低廉产品成本优势与销售优势增强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力

    我国外向型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输出设备和技术,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节省广告费用和管理费用,加之中方派出人员和输出设备,零部件的费用和价格较低。因此,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以较低价格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而扩展到第三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另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一样,主要生产中低档同质产品,价格弹性强,可以运用价格竞争销售策略。目前,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种、出口销售渠道、市场多极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有条件把这种出口推销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低廉的产品成本和销售优势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必然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人才优势与管理优势促进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向更高层次发展

    改革开放近20多年来,通过吸收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技、管理方法和营销技能,我国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知识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同时,一些企业先行跨出国门,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另外,我国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同西方国家相比,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条件和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如我国的管理、技术人员薪金比较低;管理人员对传统社会及其心理特征比较了解,与雇员的冲突比较少等。总之,我国外向型企业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更高层次发展。

    三、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国外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3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为5600 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9%,共计达到1720 亿美元,特别是非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增长。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我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由资本经营转向海外经济合作,并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如今,我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334亿美元,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3439家。仅2003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5.5%。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并加入世贸组织,势必有更多的我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当然,尽管近年来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