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党建管理创新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曹文军 时间:2010-08-16
  摘 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每一项内容都要经过管理的各个层次具体执行、实施。目前,高校党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需要研究、解决。笔者从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目标、推进管理创新目标实现的措施等方面对高校党建管理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了高校党建管理工作创新的建议。
?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管理工作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1]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高校党建工作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内涵就更为丰富,这对高校党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事业迅速,高等学校能一直保持稳定和谐的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功不可没。但高校党建工作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积极、主动、有机地渗透和结合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淡化,奉献精神淡化等。以上问题的不利影响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党建管理工作没有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创新不够。
  
  二、新时期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目标
  
  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促进高校党的工作的根本任务的实现,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要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推进,用马克思主义化最新成果武装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党的先进性建设统领高校党建工作全局。
  
  三、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
  
  解决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缺位、不到位等问题,促进新时期高校党建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进行改革创新。?
  (一)理念上创新?
  更新观念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有了创新的思想,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和行为。理念创新主要包括:按照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按照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的要求,按照发展高校党内民主的要求,在高校党建管理的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地讲,就是分析、思考和解决高校党建工作的一切问题,要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目标,逐步树立以服务为主的理念,把服务师生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努力做到“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用服务团结党员群众,凝聚党心、民心。[2]?
  (二)方法上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和思想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党员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党员为本,把尊重师生党员的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工作的基本点。尊重师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坚持党员义务和权利的统一,积极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实行人性化的党员管理,不断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3]?
  党员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帮助党员提高素质作为工作的基本点,努力实现党员的全面发展。在党员中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时,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媒介、中介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教育的内容要精挑细选,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媒介等要易于接受,教育的过程要实践化,要加强实践教育的环节,让每一个党员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思想得到塑造、培养、发展和提升。[4]?
  党员发展工作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大力张扬其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性目标作为工作的基本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培养师生个体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师生个体提供理想、信念和信仰等动力,使受教育者选择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合理地构建自己的灵魂家园。党员发展工作要充分发挥发展党员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确立的党员发展数量观和质量观。?   思想工作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作为工作的基本点,针对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的新特点,贯彻民主和疏导的原则,以浓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影响人、打动人、感召人。[5]与此同时,注意关心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坚持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达到统一思想、解疑释惑、鼓舞士气的目的,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在工作中要坚持贴近实际,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要坚持贴近群众,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要坚持贴近生活,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6]?
  (三)制度上创新?
  党建工作要有活力、要富有成效, 必须突破形式化和模式化的框架,要从学校改革的实际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出发,在有力、有理、有效基础上大胆实践并积极探索,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建立健全高校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健全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坚持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实现决策化和民主化方面探索制度创新。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制度,制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实施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和重大问题决策制度。理顺高校院(系)级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是当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建立健全高校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重点,不断提高高校党委领导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和目标评估与考核制度。着力完善党员学习制度、党内教育制度、党员考评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员“进出”等制度,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的成果,逐步建立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党建工作考核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执行、监督、奖惩环环相扣的有效“管理链”,有效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考核指标必须突出“从严治党、强化职能、增强活力、完成职责”。使高校的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做到与行政工作目标同向,将业务工作列为检查评价党建工作的内容之一,把本单位工作实绩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保证严谨和实效的前提下,既要化繁为简,充分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便利性,又要防止使考核目标流于形式。?
  
  :
  [1]胡锦涛.在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07(11):4-21.?
  [2]赵普光.关于确立“以人为本”高校管理理念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4):27-30.?
  [3]韩强.试论以人为本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J].探索,2005(1):42-44.?
  [4]黄平.论社会实践的功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思[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06-108.?
  [5]刘朝军,李珞山.在党建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探讨[J].长江,2006(6):8-12.?
  [6]罗仁河.增强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J].前沿,2005(1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