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农产品物流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8-11
                           作者:吴庆军 李学工 关英华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农产品物流统计的滞后,已经成为农产品物流的瓶颈。加快新建设需要一套、系统、全面的农产品物流统计综合评价体系。因此,构建了农产品物流的综合评价体系,共14个一级指标,88个二级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农产品物流的全貌。期望综合评价方法对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意义 
  我国农产品物流统计无论是统计思想还是统计的主要内容,都受到计划的影响。现存指标在内涵和外延都与现代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相差甚远,缺乏系统、综合地反映农产品物流活动运行和整体优化状况。政府统计部门还未建立起与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同步或相适应的农产品物流统计体系。长期以来,农产品物流相关统计数据缺失严重,使得研究和建立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和跟踪监测体系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使我们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由于缺乏量化依据,很多思路建立在定性认识水平上,很难在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形成上产生实质性影响。农产品物流在经营中因不掌握市场需求而存在盲目性。 
  农产品物流活动必须以信息为先导,只有信息流畅通,才能带动商流与物流齐头并进。但我国目前统计信息的各自为政,加剧了农产品物流业的条块分割,削弱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协调和整合能力,最终成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及时、准确、科学地提供农产品物流统计信息,应加强农产品物流统计和调查,以全面及时地反映农产品物流业状况和变动情况,准确掌握物流业的规模和水平,为政府部门制定物流政策和发展规划服务,为企业提供投资决策依据服务,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农产品物流业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建立农产品物流运作的综合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二、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考虑到单个物流组织的成本最小化,同时也应考虑到农产品物流活动全行业所带来社会总物流成本最小化,应当是在考虑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谋求农产品配送成本的最优化。 
  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分析框架,根据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现阶段关注重点,指标体系包括共14个一级指标,88个二级指标。 
  Y1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X1:农村公路密度;X2:通公路的村占该地区村总数的比例; 
  X3:农村机动力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比重;X4:该地区高速公路长度占公路总长度比; 
  X5:该地区高等级公路长度占公路总长度比;X6:农产品“绿色通道”数量; 
  X7:农产品专用运输工具占比;X8:物流中心或流通中心网络密度; 
  Y2 :农产品物流装备状况 
  X9:农产品物流设施老化程度;X10:农产品物流设备的标准化程度; 
  X11:农产品物流设备的机械化程度;X12:农产品物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X13:箱式货车数量占比;X14:箱式冷藏车数量占比;X15:冷冻库占仓库总数量比; 
  X16:农产品冷藏运量占农产品运输量比;X17:保鲜库、冷藏库占仓库总数量比; 
  Y3 :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 
  X18:农产品加工转化率;X19:采摘技术水平;X20:冷冻保鲜技术水平; 
  X21:包装技术水平; X22:自动装卸技术水平;X23:仓储技术水平; 
  X24:检测技术水平;X25:物流中心技术的综合化水平; 
  Y4 :农产品交易方式 
  X26: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占农产品交易总量比; X27:公开的竞拍交易量占农产品交易总量比; 
  X28:订单交易量占农产品交易总量比例;X29:商务交易量占农产品交易总量比; 
  Y5 :农产品物流组织化程度 
  X30:农产品物流企业竞争力;X31:农产品物流联盟的稳定性; 
  X32:农产品物流企业的专业性;X33:农产品物流企业协作化程度; 
  X34: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水平; 
  Y6 :农产品物流供给能力 
  X35:农产品年运力;X36:农产品集装箱运力; 
  X37:农产品收购网点密度;X38:农产品批发交易网点密度; 
  Y7 :农产品物流需求 
  X39:农产品货运量;X40:农产品周转量;X41:农产品商品和物资库存量; 
  X42:农产品市场交易总量; 
  Y8 :农产品物流成本 
  X43:农产品物流成本高低;X44:农产品物流成本稳定性;X45:农产品市场交易费用; 
  X46: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整个农产品成本比;X47:农产品交易的成功率; 
  Y9 :农产品物流效益 
  X48:农产品加工增值率;X49: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产品产值比;X50:农产品产品库存率; 
  X51:农产品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 
  Y10 :农产品物流效率 
  X52:农产品物流周转速度;X53:往返载货率;X54: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X55:物流设施利用率;X56:物流中心配送效率; 
  Y11 :农产品物流服务质量 
  X57:准时交货率;X58:商品完好率;X59:交货合格率;X60:订单满足率; 
  X61:采购计划完成率;X62:供货计划完成率;X63:交货农产品新鲜度;X64:客户满意度; 
  Y12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X65:农产品信息共享率; 
  X66:农产品信息集中度; 
  X67:农产品信息传递的通畅性; 
  X68:农产品信息传递准确性; 
  X69:农产品信息传递及时性; 
  X70:农产品信息利用价值率; 
  X71:网上定单率; 
  Y13 :农产品物流绿色化 
  X72:绿色加工配送中心占配送中心比例; 
  X73:原材料综合利用率; 
  X74:再生资源利用率; 
  X75: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 
  X76:产品退回再生率; 
  X77:可替代资源的利用率; 
  X78:废弃物集中处理比例 
  X79:集装箱使用率 
  X80:车辆尾气平均排放达标率 
  Y14 :农产品物流软环境 
  X81:农产品跨地区销售受限程度; 
  X82:市场交易规范化程度; 
  X83:经营环境竞争公平性; 
  X84:制度的完善性; 
  X85:政府服务的高效性; 
  X86:物流各方遵守交易契约的信用度; 
  X87:道路运输行业发生重特大事故概率; 
  X88:农产品物流综合服务组织的协作性; 
   
  三、农产品物流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物流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对物流评价模型的研究较少,而农产品物流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更少。对农产品物流的绩效评价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多元统计分析法(主成分法、因子评估法、判别分析、聚类分析)、模糊聚类法, 功能系数法, 平衡计分法、效用理论法、AHP 法、数据包络分析、灰色关联度评估法两阶段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法, 集成方法(可拓理论与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 
   
   
  [1] 李红启,宏观物流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5.03,Vol4 
  [2] 甘晓龙,关于构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初探[J].商场化,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