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其书 但守军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山区稻瘟病病害种类及症状、病害侵染途径、发病条件,并提出稻瘟病的防治方法,以为山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种类;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安徽金寨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展快,危害重,损失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受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1],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金寨县属于丘野山区,受地势环境影响,近几年稻瘟病发生比较严重,农民损失较大,通过几年实践观察及试验,将山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病害种类及症状
  (1)苗瘟。主要发生于育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2)叶瘟。一般于分蘖期以后发生,由于品种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4种形式,除褐点型(抗病品种上产生)、白点型(感病品种嫩叶上产生)外,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型与慢性型病斑。
  (3)节瘟。多发生于剑叶节下第1~2个节上,初为黑褐色小点,逐渐扩大,病斑可环绕节的一部分或全部,使节部变黑色,后期病节干缩、凹陷,使稻株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以致形成白穗。
  (4)穗颈瘟。发生于穗颈部、穗轴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大形成环状黑褐色条斑,并上下扩展,轻者影响结实、灌浆以致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不结实。
  (5)枝梗瘟。多发生于枝梗上,初为水渍状暗褐色斑点,后渐作环状和上下扩展,变成黑褐色,早期侵害的稻穗造成白穗,晚期受害时籽粒不饱满造成秕谷,影响产量。
  (6)谷粒瘟。发生于颖壳或护颖上,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不规则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成为秕谷。
  2病害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在病稻草上或病种子上越冬[2]。除病种子在旱育秧条件下有可能发生苗瘟外,若温湿度适宜,病稻草上的病菌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水稻上,传播距离10~1 000 m或更远,遇到适宜温湿条件时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染叶片,引起初次侵染,使叶瘟发生,再经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使叶瘟加重,并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而引起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
  (1)第1次侵染。寒地稻作区由于早春温度低,在苗床上很少发生苗瘟。因此,初次侵染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露天存放的病稻草。当气温上升到15 ℃、湿度又适合时,就能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经过风雨传播引起稻苗发病。
  (2)分生孢子散落。分生孢子成熟后,在90%以上的高湿和11~26 ℃条件下,飞散速度较快,雨天对孢子飞散量影响较大,有利于病害传播。
  (3)孢子固定。孢子一般散落在1~4片叶中央部位,12 mm×15 mm面积上可分别着落220、117、33、8个孢子,越是底部,叶片越多。
  3发病条件
  (1)品种抗性。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3],当前生产上所用抗病品种多属于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生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则丧失抗性,而使病害发生。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其抗病性也不一样,一般以分蘖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拔节期比较抗病。就叶片而言,开始展叶40%至完全展叶后2 d最易感病,5 d后抗病性增强,13 d后很少感病。穗颈瘟以始穗期最易感病,抽穗6 d后抗病性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