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机制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红红 刘永华 时间:2015-01-02
  2.5强化技术服务
  为把免(少)耕栽培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县、乡农技人员在关键生育时期,深入到项目区,因地制宜,指导农民开展播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服务效率。
  2.6开展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在抓好免(少)耕栽培的同时,认真的组织了玉米免(少)耕栽培的小麦秸秆处理试验、夏玉米分期播种试验、不同量的小麦秸秆还田试验、大豆的免(少)耕栽培品种与播期试验等,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县农委和农机局分别在漆园办事处前王村、乐土镇杨桥村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片,各乡镇和农场抓玉米免耕栽培示范方,大豆免(少)耕栽培重点抓了王集一个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施肥、统一田管、统一机收。同时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技术服务和物资支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7实行物化补贴
  为推广免(少)耕栽培技术,蒙城县整合玉米振兴计划资金32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00万元,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20万元,高产创建资金40万元,实行物化补贴。其中,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2 700 hm2;玉米大喇叭口期统一供应尿素,面积2.4万hm2,统一采购大颗粒尿素运到乡镇所在地1 635元/t,供应尿素375 kg/hm2,向农民收取1 315元/t,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落实了技术措施,推动了项目顺利实施。
  3推广应用成效
  免耕栽培实行秸秆还田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和污染,减少翻耕环节,不动土层,土壤蒸发量小,失墒少,同时表土细碎,保墒性能好,有效养分含量高,播种后出苗快、苗齐、苗壮,利于高产。200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7.03万hm2,其中免(少)耕栽培推广5.33万hm2,平均单产6 465 kg/hm2;建立示范区6 667 hm2,单产7 890 kg/hm2;核心示范区667 hm2,单产9 525 kg/hm2。大豆面积3.25万hm2,均为免耕栽培,平均单产1 545 kg/hm2,其中示范区6 667 hm2,单产2 295 kg/hm2;核心示范区667 hm2,平均单产2 475 kg/hm2。与全县平均产量相比,玉米免(少)耕栽培平均增产495 kg/hm2,节本增效1 410元/hm2;大豆免耕播种比翻耕播种增产180 kg/hm2,节本增效1 170元/hm2。
  4参考文献
  [1] 张忠民.安康市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6(12):21-22.
  [2] 严士贵,丁金海.加速安庆市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75-76.
  [3] 蔡派.中国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与展望——兼论粮食生产重大技术补贴政策[J].世界农业,2007(5):30-31.
  [4] 张明学,陈亮树,程盛.曾都区免耕栽培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8,23(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