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比较优势与技术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3幼龄桑园间作马铃薯的技术措施
  3.1桑苗定植
  以宽行密株栽植为宜,定植密度1.5万~1.8万株/hm2,规格2.00 m×0.33 m或1.66 m×0.33 m。
  3.2播种前准备
  3.2.1精细整地。上一年冬季土壤封冻前,将桑园行间深翻1次,耕深15~20 cm。有灌溉条件的桑园,可冬灌1次,以保证土壤墒情。次年播种前再浅耕1次,耕深12~15 cm。同时,清除石子和杂草,整平耙细。
  3.2.2选用良种。以中早熟品种为好,宜选用抗旱抗寒抗病丰产品种克新2号、抗疫白等。播种量1 875~2 250 kg/hm2。
  3.2.3种薯处理。为了预防马铃薯疫病的发生,最好选用40 g左右小整薯直接开沟或挖穴下种。单个薯块重量在70 g以上的,要进行切块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播种前2~3 d将其切成每个重量达到40~50 g、含有2~3个芽眼的切块,并用草木灰进行拌种后备用。同时在切块过程中对切刀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渍或火燎法作消毒处理,做到切块1次,消毒1次,以防病菌感染[4]。
  3.2.4施足底肥。在播种前3~5 d施入人粪尿18.75 t/hm2,均匀泼洒在幼龄桑园行间即可,同时施用碳胺7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结合第2次桑园耕挖,翻埋于土壤中。
  3.3适期播种
  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为宜。播种密度5万~6万株/hm2。
  3.4播种方法
  3.4.1开沟。在桑行正中并沿着桑树行向开挖2条播种沟,沟深15~18 cm、顶宽20~22 cm,播种沟间距40 cm。
  3.4.2下种。将切好的种薯均匀摆放在播种沟内,间距20~25 cm,在摆放种薯时相邻播种沟与邻行呈插花排列,间距不变。
  3.4.3覆土。一边下种,一边覆土,以填平播种沟为度。
  3.4.4盖膜。选用幅宽80 cm塑料薄膜,每2行覆盖1层。铺膜时将膜放在2条种植行中心位置,边展膜边拉紧,然后将薄膜两侧用细土压严压实。为了防止大风揭膜,再在薄膜中央每隔2~3 m压一土团。
  3.5田间管理
  3.5.1放苗。要加强田间观察,及时破膜放苗,否则会引起烧苗烂苗。一般在播种后25 d左右开始放苗,具体方法是划破幼苗上方薄膜即可,并将苗孔周围用土压严,以防跑墒和大风吹破地膜。
  3.5.2松土除草。及时拔除桑行两侧、操作道以及钻出薄膜的杂草。松土和除草结合进行,及时对桑行和操作道进行松土。
  3.5.3灌溉保墒。当出现旱情时,对有灌溉条件的桑园,要及时实施灌溉,一般在齐苗和开花后幼薯形成期各灌水1次,以不淹没地膜为度。无灌溉条件的桑园,通过勤松土等措施保墒。
  3.5.4防病治虫。最常见的病虫害是晚疫病和蚜虫。当田间发现晚疫病时,要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对病株周围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从现蕾期开始,每周1次,连续3~4次,收获前20 d停用。喷药宜在9∶00—10∶00或16∶00—17∶00进行,叶片正反2面要喷匀喷到,农药交替使用。如有蚜虫发生,用25%抗蚜威粉剂2 000~3 000倍液及时喷雾防治。
  3.5.5喷施叶面肥。播种后一般不再进行地面追肥,只进行叶面喷肥。现蕾至开花时,用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洒于叶面。喷药防治病虫害与叶面喷肥结合进行,以提高劳动功效。
  3.6收获
  植株茎叶开始枯黄凋落、薯块充分长大、薯皮老化时即为收获适期。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进行,用农具挖出马铃薯块茎即可,茎叶作为绿肥翻埋于土壤之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桑园,促进苗梢生长和桑树快速成林。
  4参考文献
  [1] 凡周,李仕亚.新桑园间作春花生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2008(4):14-15.
  [2] 程其秀.“大西洋”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22,124.
  [3] 周录红,李聪颖.陇东地区新幼果园间作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2):21.
  [4] 钱光华.大行桑套种秋冬马铃薯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8,22(5):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