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丽 蔡桂玉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总结了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故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给奶牛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1]。现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以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1发病原因
  一是胎衣滞留。它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人工授精过程操作不规范,如输精器械对子宫造成损伤、输精次数频繁;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输精器、牛外阴部、人的手臂消毒不严致使病原体进入子宫内引起炎症。三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催奶过度导致牛体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迟缓,产后恶露蓄积,不易排出,导致子宫炎发病率大大增高。四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养牛户无严格的消毒制度,使环境致病菌增多,尤其是产房和牛舍卫生管理差为奶牛产后感染提供了条件。五是兽医和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产道感染细菌;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等疾病消毒不彻底、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六是牛患其他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未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而继发子宫炎[2]。
  2临床表现
  2.1隐性子宫内膜炎
  奶牛不表现临床症状,子宫无肉眼可见的变化,直肠检查及阴道检查查不出任何异常变化;发情期正常,但屡配不孕;发情时子宫排出的分泌物较多,有时分泌物略微浑浊。此类型临床多发。
  2.2牛脓毒性子宫内膜炎
  产后7~10 d内发生,为急性感染。心动过速,发热(40~41 ℃),食欲不振,乳量下降,瘤胃停滞,或脱水腹泻,精神沉郁。严重的病牛发生代谢紊乱,卧地不起,阴门处有稀薄恶臭的分泌物,尾巴被污染。通过阴道检查可见到棕色、琥珀色、灰色或红色液状,黏液少,夹有脓块、气味恶臭的子宫分泌物。直检发现子宫积液或积气,轻轻按摩子宫体、子宫颈及阴道前端,可使恶臭的分泌物流出[3]。
  2.3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从子宫及阴道中排出一些黏稠浑浊的黏液,子宫黏膜松软肥厚,有时甚至发生溃疡和结缔组织增生,个别牛的子宫腺形成小的囊肿。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一般不表现全身症状,有时体温稍微升高,食欲及产乳量略微降低,病畜的发情周期正常,但屡配不孕,或发生早期胚胎死亡。
  3诊断
  对患牛通过阴道、直肠检查,确定其炎症变化、子宫质地及反应,观察子宫分泌物的性质,在对发情、配种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再确诊。
  子宫内膜炎的试验室检查方法:将2 mL黏液和2 mL 4%NaOH液加入青霉素瓶中,使其混合,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开始沸腾,冷却后,根据液体的颜色判定结果。无色为阴性反应(-);慢慢地变成微黄色为可疑(±);出现柠檬酸黄色为阳性(+),即为子宫内膜炎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