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的栽培及应用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张清斌 李柱 顾祥 朱忠艳 王承军 穆尼热 田聪

  摘要介绍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的特征特性,总结出该品种适宜的种植推广区域和主要配套的栽培技术,以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AbstractThe characterictics of Galega orientalis Lam.cv.Xinyin No.1 were introduced,the suitable area for planting and correspon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erized and so as to can give referenc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breed.
  Key wordsXinyin No.1 Galega orientalis Lam.cv;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全世界已知的山羊豆属(Galega L.)有8个种,目前开发出具有饲用价值的仅东方山羊豆(G.orientalis Lam.)[1]。该植物野生种分布于高加索森林草原、亚高山草甸,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达格斯坦和阿塞拜疆山区,而我国无野生的东方山羊豆种质资源。1987年由全苏饲料作物研究所和爱沙尼亚农业研究所联合选育出第一个东方山羊豆野生驯化品种— 嘎烈(Gale),已在前苏联的6个加盟共和国的33个地区种植,同时被引进到加拿大、荷兰等中欧一些国家,生长发育良好[2]。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在自治区科技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率先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引进东方山羊豆种子,通过6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 Lam.cv.Xinyin No.1)于2004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委员会审定为引进品种,登记号为275。现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配套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
  该品种为多年生、根蘖型、豆科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茎秆多为绿秆紫节型,少为绿秆型和紫秆型。株高90~120 cm,茎上着生8~13片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叶长8~20 cm,由7~15个小叶组成,小叶长2~3 cm、宽1.5~2.0 cm。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碟形,每个枝条有3~4个花序,花序长15~35 cm,每花序含有15~50个小花,花为蓝紫色或浅紫色。果实为荚果,形状似马刀状,每荚含种子1~7粒,种子肾形,新鲜种子呈淡黄绿色,陈种子呈浅褐色,种子粒径10~12目,千粒重6~8 g [3]。
  1.2生物生态学特性
  该品种在呼图壁地区一般于4月1日返青,5月7日初花期,7月15日成熟期,生育期115 d,10月30日枯萎,青绿期210 d左右。该植物为根蘖型牧草,当年可形成根蘖20个左右,第2年可形成根蘖50个左右,这一特性有利于自我繁衍与更新,建植的人工草地丰产期达10年以上,年产干草12~15 t/hm2。该品种日均生长2~4 cm,比其它豆科牧草日均生长速度快21%左右。干鲜比与其它豆科牧草基本相同,一般为1∶0.2左右。茎叶比为1∶1.62,其叶量明显高于其他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率高达50%以上,种子粒径10~12目,如批量种子混杂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种子(粒径14~16目)易清选;建植的人工草地郁蔽度>90%以上,菟丝子不缠绕其茎秆,不感染苜蓿籽象甲(Tychius medicadinis)和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可与苜蓿地倒茬轮作。该品种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23.88%,氨基酸含量14.17%,以上2种成分含量在豆科牧草中名列前茅,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3.17%和35.82%,含量适中。鲜、干草各类家畜均喜食,分枝期和初花期分别含单宁0.02%和0.93%,反刍家畜青饲不会发生臌胀病。茎秆直立,易调制干草,刈割的鲜草在阳光下晒15 d以上,茎秆仍保持绿色,调制的干草叶不易脱落。干草饲喂荷斯坦奶牛比饲喂其他豆科牧草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提高2.1%、0.35%和0.24%。
  该品种属冬性牧草,可在pH值7.8、土壤盐碱含量低于0.3%以下生长发育良好[4]。该品种为喜肥、喜水植物,在气温-45~-25 ℃低温条件下有积雪覆盖的地区可安全越冬,抗病虫害能力强[4]。
  2适宜推广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平园地区、北方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和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推广种植,也可在年降水量600 mm以上的地区旱作。
  3栽培技术
  3.1播前准备
  3.1.1种子处理。播前将种子晒1~2 d,再对种子进行硬实处理,使用机械、化学、变温的方法均可,种子发芽率可从50%提高到90%以上。但所有种子硬实处理方法中以机械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最好。将硬实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用粘着剂、吸水剂、促根剂和生长促进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提高成苗率49.2%。
  3.1.2地块准备。播种前1周,用氟东灵、灭草丹和异丙甲草胺对土壤进行除莠处理。基施厩肥30 t/hm2、磷酸二铵15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