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琳玲 杜一新 时间:2015-01-02

  摘要 通过对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以期为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 冷水茭白;产业发展;分析;对策;浙江景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在人们了解掌握植物生态学特性,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近几年来高山冷水茭白在景宁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2003年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大际乡高山台地试种推广高山冷水茭4.03 hm2以来,每年都以100 hm2左右的面积扩展;到2009年,由于种植区域的扩延,已达到了735 hm2的产业规模,实现产值6 063.7万元,较好地发挥了当地区位、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后起之秀”。然而,剖析产业发展现实,虽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更为有效地发挥优势,已成之为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利弊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的产业提升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1 有利条件
  由于地处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几乎不受工业“三废”污染,植被保护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优异,水质、大气、土壤生境洁净优良,具有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优越生境条件。地处中低山地带,气候凉爽,在盛夏高温季节,采用冷泉水灌溉,水温温凉,可有效避免夏季高温造成的高温不孕现象,并可较好地控制雄茭、青茭、灰茭、芝麻茭等不良茭茎的形成,提高产茭率。有利于生态控制病虫害,生产出茭茎粗壮、色白肉嫩、口感鲜美、质量安全的优质产品。当地的高山冷水茭白盛产期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正处于低山平地单季茭白受高温影响仍未盛产、双季茭的夏茭采收已趋完毕、秋茭仍未产出的空档期,在产品供应上起到了堵缺补淡的作用,在产品销售、稳定市场价格、提高种植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时空优势,应积极把握,充分发挥。
  2 不利因素
  2.1 田块分散,难以连片
  景宁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山体破碎,田块细小而分散,除了大际乡中洋畈、景南乡上标洋有较大面积的稻田外,其余的在中、低山一带,面积多的近100 hm2,少的则不到1 hm2的连片稻田,在全县范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连片种植,这给统一规范化生产、过程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
  2.2 山高水冷,不利前期早发
  由于地处山区,田块细小而分散,水利设施落后,加之农户间科学用水意识淡薄,基本属于自然灌溉状态,未能实现“三沟”配套;茭白移栽后,前期直接引用冷泉水灌溉,而至水土温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期早发,不利于其尽早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2.3 种性提纯复壮跟不上,影响了优良种性的发挥
  种性提纯复壮是发挥优良种性的有效措施,而景宁县在茭白生产实践中,对此项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在生产上大都是在生产期间、复茭收获后,不经选择,田间自然留墩,于翌年进行分墩繁殖。这样连续多年不加选择的自然分墩繁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种性退化,影响了良种生产性能的有效发挥。
  2.4 组织化程度不高
  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体现了产业化发展的强势。目前虽然组建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大际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除在大际、景南乡相邻近处发挥较好作用外,因受行政区域管辖、地域分散、运行经费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对周边新形成的幅射区域仍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就全县范围而言,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效益的有效发挥。
  2.5 品牌效应未充分发挥
  树立品牌形象,将产品推向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是农产品营销、实现产品自身价值的战略举措。当前,景宁县的高山冷水茭白虽然注册了“雪松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也有了自我格式,参加了一些展销、推介展示活动,但限于种种原因,展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仍不够,在产品销售的大中城市至今没有设立自己直销点,仍停留在外地客商到产地收购产品的销售形态。这样由于增加了产品销售环节,未能实现产销直接面对面的连接,不仅减少了增收环节,也影响了品牌整合效应的充分发挥。
  2.6 产业链短
  延长产业链是实现资源、产品增值的有效方法,而景宁县当前高山冷水茭白的产业链明显偏短。一是在耕作制度方面,虽然也进行茭、鱼、鸭混合种养模式尝试,但仍停留在个别示范户的示范点上,未能在面上得以推广普及,对种植茭白的稻田,一年中基本上只种1季茭白,冬季都成了“空闲田”;二是对茭白茎叶未加以充分利用,采取的是田间焚烧、随意丢弃的处置方式,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重了环境污染;三是产品销售渠道偏短,有待于延伸。
  2.7 栽培技术缺乏
  近几年来虽然对高山冷水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高山冷水茭白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措施[2]、高山冷水茭白施肥技术[3]、茭白—鱼—鸭混合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一些较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经示范应用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因受于生产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推广力度;农民接受过程的影响,仍处在典型示范、小面积应用的层面上,未能得到推广普及。对茭白茎叶的开发利用,目前虽然开展了应用茭白叶茎栽培黑木耳项目研究[4],但只是刚刚起步,还未形成技术体系,在栽培技术上未能集成与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优化升级。
  3 对策
  3.1 完善技术体系
  继续深化优质高效栽培、病虫综合治理、测土配方施肥、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地力培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增施有机肥、草木灰,配施生石灰等暖性肥料;开设环水沟,实行前期迂回灌溉,以利提高水土温度,促进茭苗前期早发。4月上中旬,随着气温的回升,可将环水沟的小田埂铲平填回沟中直接引用冷泉水灌溉,达到兴利避害的目的。推广种植冬季作物,尤其豆科、绿肥作物,借鉴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的经验引进试种蓝花子油肥兼用冬季作物[5]。茭田养萍、作物秸秆、食用菌废弃菌杆还田,以培肥土壤。探索建立种苗繁育体系,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良种引进、试种,提纯复壮工作,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作用。在较大连片种植田畈内,间或插花种植一些如玉米、大豆、甘薯等旱地作物,以提高资源浓度,增进空间异质,利用作物间的他感作用和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时间差,为有效天敌提供“桥梁”,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能。尽可能实行水旱轮作,以恶化病虫生存条件,降低病虫害基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养分有效性。搞好田间卫生,剥除基部黄叶,病重黄叶不得还田,及时清除作物残茬和田间杂草集中烧毁处理,推行茭田养鸡,以实现其在田间活动排泄肥田、除草、捕食害虫,增进通风透光,有效控制病虫发生为害的多赢目标。借助国家“植保工程”建设良机,充分发挥现有频振式杀虫灯的积极作用,开展病虫测报精确防治,实行轮换交替、减量用药,扶持完善植保专业组织队伍建设,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强化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的协调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6-7]。
  3.2 改良生产条件
  借助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积极创造条件,拓宽集资渠道,加大设施投入,加强田农机耕道路、水利设施建设,致力通过扩种绿肥,割青肥田,烧灰补钾,秸秆、废弃菌棒还田,沼渣、沼液的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自我消纳,施加容土、深耕加厚耕作层等综合措施的协调应用,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以改变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低下、主要依靠自然的不良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