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农业灾害应急预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利华 王艳 毛玉秀 时间:2015-01-02
  摘要对鸡东县近40年的农业灾害统计表明,共出现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道路结冰11种灾害;其中出现较频繁、危害较大的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干旱、雷电、冰雹、霜冻8种。通过对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研究,分析当前农业灾害预警信息网络现状、农业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就防灾减灾工作提出规划设想。
  关键词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存在问题;工作目标;黑龙江鸡东

  鸡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密山市为邻,北与七台河市、勃利县接壤,西与林口县、鸡冠区、穆棱市相连,南与俄罗斯交界,陆路边界线长111 km。地处老爷岭、完达山余脉相交处,群山环抱穆棱河冲积平原,构成了南北高、中间低平的地势,组成了不同切割程度的低山丘陵、丘陵漫岗、河谷冲积平原3个类型。穆棱河贯穿东西,并有黄泥河、大石河、小石河、滴道河、哈达河、锅盔河、半截河、柳毛河、曲柳河等分布全县。平均海拔高程在145~400 m之间,境内最高峰是南部的西大翁山(880.9 m),最低处是穆棱河两岸,海拔高程143 m。总面积3 243 km2。下辖8个镇、3个乡(其中有2个朝鲜族乡)、124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鸡东境内有耕地8万hm2、草原0.67万hm2、林地13.6万hm2。
  1鸡东县气候特征
  鸡东县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位于三江平原南部,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和湿润,春秋2季天气多变、气温变化无常。鸡东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加之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很大,各种农业灾害发生频繁,是黑龙江省农业灾害发生频率、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鸡东县近40年的农业灾害统计分析,鸡东县共出现过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道路结冰11种灾害,其中出现较频繁、危害较大的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风、干旱、雷电、冰雹、霜冻8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鸡东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农业灾害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严重制约全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1971—2000年期间,年平均气温4.4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6.3 ℃,极端最低气温-35.0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2 ℃,极端最高气温37.2 ℃,年平均无霜期144 d,年降水量517.6 mm,5—9月降水量419.3 mm,占全年降水量的81%,水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2 291.1 h,≥10 ℃积温在2 333~3 063 ℃之间,历年平均为2 710 ℃。
  2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工程建设
  2.1灾害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建设
  该系统建设是鸡东县农业灾害预警系统工程的基础。首先,要实现全县农业灾害及次生灾害综合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共享系统;其次,建设针对农业灾害的监测系统,特别要加强城镇农业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灾害易发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重要地段监测站网建设,增加观测站点数量。
  鸡东县目前有19个加密温雨自动气象站。规划的主要地点是在洪涝、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易发的地区及农业主产区,同时考虑该县地域、地形特点,格点化加密气象站网,合理布设加密自动气象站。提高监测能力,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一是引入一部车载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偏振气象雷达系统,在全县境内根据需要流动或定点工作,能有效监测临近天气系统的强度、速度和谱宽信息,机动性能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等提供更加先进的探测手段和重要的观测资料,对冰雹、强降水、大风、雷击等局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灾害防御和人工影响天气等许多方面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二是在该县东南角布置一部闪电定位仪,并入全国闪电监测网,可以有效监测该县域内雷暴活动规律,对防雷减灾提供宝贵的监测数据。
  2.2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建成天气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灾害的精细、准确、及时监控和预报,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建议[2]。
  提高预报水平和预警能力,一是利用视频通信和远程协作两大功能,实现跨地区的多方会商,实现鸡东县农业气象部门与中央、区域、省、市之间的气象信息的传送和气象专家会商,不仅可用于日常的灾情预报协商,还可实现对紧急、重大灾害状况的快速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建设鸡东县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全县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灾害易发区的自然村(屯)布设气象警报接收显示屏、推广DBS数据广播业务、手机短信预报业务、电视农业灾害预警业务,协调好全县各媒体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2.3灾害信息传输和服务系统建设
  在鸡东县已有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业灾害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中心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以满足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尚需完成如下建设任务[3]:一是农业信息网络扩容,由目前的2M 单通道SDH扩充到100 M双通道SDH;二是建设突发灾害性事件的备用通讯手段,确保在破坏性地震、重大农业灾害等情况下信息能够在有效的时间通过有效的途径到达有效的人群。
  2.4灾情评估系统建设
  灾情评估是农业灾害预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减灾对策的科学依据。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可提高灾情损失统计信度。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式、评价结构、评价群体等,开展灾前预估和灾后评价;根据可能发生的农业灾害特征,结合灾区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减灾实力、预测灾害能力等指标,灾前预估农业灾害的损失;根据对受灾范围、人口伤亡程度和健康状况的破坏、被毁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及其他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的客观统计,及时开展灾后评价。
  鸡东县在本项工作上的主要任务是将国际、国内较成熟的评估、评价体系进行本地化应用,建立适合鸡东县地域特点的体系,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去。
  2.5应急响应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系统,在政府灾害管理体系的统一框架下,建设农业灾害应急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灾前、灾中、灾后各阶段的作用。针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如核污染、化学污染、能源危机、交通事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开展应急气象服务,建立气象应急响应机制[4]。
  鸡东县目前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已进入起步阶段,部门预案、专项预案已初步制定,但有待完善,主要目标是完善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应急系统建设中,组织机构建设已完成,但救援队伍、救援物资、专用应急仪器设备尚不健全。急待解决有便携式移动气象观测系统、气象应急流动指挥系统、现场气象应急信息报送系统。
  2.6决策指挥系统建设
  将农业灾害管理纳入政府灾害管理体系,实现综合管理和科学决策。从制度上保证把气象环境影响评估,特别是农业灾害的风险评估纳入有关发展规划。该系统附设执行系统、保障系统、监督系统等。
  3农业灾害预警信息网络现状与农业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
  3.1应急预警信息网络状况
  依托鸡东县现有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开展灾害应急管理信息报告业务工作。鸡东县目前可供利用的信息网络资源及信息报告手段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光纤通讯(SDH)作为业务主干网,主要用于鸡东县到国家、省、市的业务通讯,预警信息的上传下达,是目前采用的主要信息报告、报送技术手段。二是网通宽带(ADSL),开通2 M固定IP宽带网络,作为光纤通讯(SDH)的热备份网络。当光纤通讯(SDH)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ADSL通讯方式。三是VPN专网通讯,仅当光纤通讯(SDH)出现故障,为保证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安全通讯,使用VPN技术开通过互联网通讯密道,保证信息安全。四是普通拨号上网,仅当上述手段出现故障,启用此通讯方式。五是卫星地面单收站(PCVSAT),用于接收国家、省、地下发的各类灾害预警信息。六是短信群发系统,通过信息短信平台,可向鸡东县所有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七是电话传真,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政府应急办、成员单位汇报、通报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八是特别重大信息,直接向县主要领导当面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