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静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蔬菜在棚室栽培下土壤、空气湿度、温度、寄主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并提出防治对策,以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治对策
  
  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环境条件有根本区别,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明显加重,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虫源。
  1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土壤是蔬菜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但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根的残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渐失去平衡,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诱使病害发生。棚室土壤比露地土壤光照少,温度和湿度高,病原菌增殖迅速,生产中又缺乏抗病品种,土传根病随连作年限增多而加重,如新建棚室发生瓜类枯萎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般从零星病株到普遍发病只需4~5年时间。在大型连作温室中,果菜类根结线虫病只需3~4年,病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多种蔬菜生产。近年来茄果类青枯病、草莓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分布在册亨县各蔬菜地区,危害加剧。
  多种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是蔬菜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环节。露地环境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长季节才能侵染,发病迟,危害轻,有的病害只在局部地区季节性流行。但在棚室栽培下,病菌既可安全越冬,又能周年发生,已成为发展棚室蔬菜生产的大敌。如瓜类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黄瓜、辣椒、韭菜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豇豆和菜豆锈病,芹菜斑枯病,多种蔬菜菌核病,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等。此外,引起菜苗猝倒病、立枯病的病菌,既可在土壤中越冬,又能营腐生生活,故常在老育苗地的苗床严重发生,甚至毁苗,延误农时。地下害虫如蝼蛄、地老虎等,也因棚室和苗床土壤温暖、潮湿、疏松肥沃而发生早、数量多、危害重。
  主要防治策略:①病害防治。由于棚室连作多年,病害逐年加重,必须进行土壤消毒。一是农业防治。种苗脱毒,高温闷棚,茬口轮作,太阳能土壤消毒。二是化学防治。利用氯化苦、溴甲烷、菌线威进行土壤消毒。在移栽时用20%苯来特1 000~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浸根或栽后灌根[1]。②虫害防治。一是毒饵诱杀。在以蝼蛄为主的地块,可采用毒饵诱杀。具体方法:将花生饼或麦麸炒香,每l00 kg花生饼或麦麸加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50%辛硫磷乳油配成毒饵,于蔬菜苗期,在傍晚顺垄撒在地面上,用量为225~375 kg/hm2,不仅对蝼蛄诱杀效果良好,同时对蟋蟀、地老虎幼虫也有良好的诱杀效果。在地老虎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将上述某一种农药的10倍液喷拌在铡碎的害虫喜食的鲜草或鲜菜叶上,制成毒草(毒菜),于傍晚(以防止鲜草很快干枯)分成小堆施于田间,用量为225~300 kg/hm2,次日清晨拣拾死虫,防止其复活。二是喷雾或喷粉。种蝇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在葱、蒜类蔬菜上和田间粪肥堆上喷洒80%敌敌畏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以杀死成虫,减少产卵和幼虫数量。用90%敌百虫晶体300~500倍液,或50%乐果乳油1 000倍液浇灌。浇灌在大蒜、韭菜种蝇发生较重的地块,于幼虫发生的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幼虫。在韭菜移栽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浸根。
  2空气湿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棚室在寒冷季节、夜晚密闭保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100%,棚室屋面、壁面结露后可散落在植株上。黄瓜、番茄等蔬菜热容量大,叶面和果实可以形成水膜,造成高湿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不利,其抗病性降低,却适宜多种病原真菌、细菌的萌发、侵染和繁殖。如黄瓜霜霉病菌,必须在叶面结露3 h以上,才能萌发、侵入寄主。病害一旦发生,传播、蔓延迅速,常引起流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以上多种病害为害加重,均与高湿环境有密切关系。
  主要防治措施:①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②选用百菌清、绿亨二号、绿亨五号等药剂防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