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乔振森 郭旭彦 魏新田

  摘要阐述了山药病害的发生症状、发病环境与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为山药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药病害;发生;防治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为薯蓣科植物,别名诸萸、署预、署蓏、署药、山薯、山芋、玉延、修脆、薯药、怀山药、淮山药、扇子薯、佛掌薯、白山药、淮山、大薯、儿草等。其具有滋补健身、延缓衰老、收涩固肠止泻、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益智健脑、补虚降血糖、益气补脐、止咳定喘、抗皮肤衰老、软怪散结、加快骨质形成、填精固肾涩精止遗、防癌抗癌等作用。唐河县2000年前种植面积在2 000 hm2左右,此后由于山药病害的发生,其产量和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种植面积下降60%以上,因此,山药病害防治迫在眉睫。
  1山药病害种类
  1.1炭疽病(Gloeosporium pestis)
  (1)症状。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其他部位。病初叶脉上产生褐色下陷斑,中央色浅,潮湿时轮生粉红色胶粘质小点, 渍状病斑,略下陷,潮湿时同样产生粉红色胶体物,导致枯茎。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菌丝体及子座组织随病残体在土壤及芦头上越冬。适温25~30 ℃,10 ℃即可萌发。靠病土、病肥、感病种传播,大田靠雨水再侵染。在多雨、高温、多雾、灌后遇雨、连作、排水不良、背阴、生长不良田发病重。
  1.2褐斑病(Cykindrosporium dioscoreae)
  (1)症状。发病部位为叶片,初期叶面呈绿斑,背面病斑多角形,淡黄色,无明显边缘,直径3~6 mm。斑内生多数白色至黄色小点,初在表皮下,后表皮破裂成白色粉末状。后期扩大变褐色,有暗褐色边缘。叶片上黄枯,有时病斑形成穿孔。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7—8月多雨、高温、缺肥、管理粗放、生长衰弱、偏氮田易发病。
  1.3斑点病(Phyllosticta diocoreae)
  (1)症状。发病部位为叶片。病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有明显边缘,内生小黑点。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分生苞子器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生长衰弱、多雨高温、潮湿田有利发病。
  1.4灰斑病(Ccercospora dioscoreae)
  (1)症状。发病部位为叶片。初产生淡黄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椭圆形,无明显边缘大斑。叶背面紫灰色霉层。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菌丝体在残体上越冬,高温多雨易发病。
  1.5黑粉病(Urocystis dioscoreae)
  (1)症状。发病部位在叶脉或叶柄上,初叶脉或叶柄皮层下生出灰褐色疣形斑,被组织所包围,可引起畸形,后表皮破裂,露出黑色粉末。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孢子团在土壤中越冬。墒情不足,整地粗放田易发病。
  1.6白锈病(Albugo ipomoeaepanduranoe)
  (1)症状。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可危害叶柄。叶片上初现淡黄色斑点,叶背面相应生白色粉状疱疹,破裂后散出白色粘滑有光泽粉状物,重时叶片畸形枯黄,叶柄肿大。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卵孢子在土面病残组织上越冬。春秋长期低温多雨发病重。
  1.7茎腐病(Rhizoctonia solani)
  (1)症状。主要危害块茎,发病初地上茎部地表处出现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物,发病后期斑点逐渐扩大成深褐色长圆形病斑,病部有凹陷,严重时地下茎干缩,并有淡褐色丝状霉点出现。
  (2)发病环境及条件。重茬及施入未腐熟带菌有机肥、高湿多雨、田内积水、土质粘重、通透性差的田块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病组织上越冬,存活期长达3年。
  1.8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arenaria)
  (1)症状。受害块茎表面呈暗褐色,无光泽,大多数形成畸形,在线虫侵入点附近起肿胀,并出现很多直径2~7 mm的虫根结,严重时虫根结愈合一处,根系产生米粒大小根结,剖开病部能见到乳白色线虫。发病后山药长势变弱、叶片变小直到发黄脱落。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卵及雌虫在土壤中、种薯上及残留根结内越冬,地温14 ℃以上孵化开始侵染危害,地温25 ℃以上土壤湿度40%、重茬、沙质田发病重。
  1.9山药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penetrans)
  (1)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初危害种薯幼根幼茎,后期危害山药块茎。根系受害表面出现水渍状暗黄色伤口,后变黑褐色缢缩点。块茎受害,先出现浅黄色点状物,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内部则为黑褐色海绵状物。
  (2)发病环境及条件。以卵及雌虫在土壤中及薯上越冬,13 ℃以上卵孵化,重茬、土壤粘重田发生严重。
  2综合防治措施
  (1)收获后及时收集病残体及落叶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病源[1]。芦头在栽种前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及1∶1∶120波尔多液浸渍5 min消毒。
  (2)轮作倒茬。注意选地和遇雨及时排水降湿,科学施肥,增磷补钾,多施有机微生物肥[2]。
  (3)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后,炭疽病用1∶1∶120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80%碳斑轮克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50%退菌特、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叶面及茎部喷洒,7 d喷1次,连喷2~3次。褐斑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叶面喷洒。斑点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对水750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大佳好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洒。灰斑病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洒。
  (4)有黑粉病发病史的田块严禁施用混有病孢子而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栽前芦头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种浸5 min后晾干栽种[3]。
  (5)白锈病发生田块注意早春及秋末及时中耕松土,撒施草木灰,提高地温。发病初用1∶1∶12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卡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4]。
  (6)茎腐病发生田早春地表用2~3°Bé石硫合剂消毒。进行种薯处理,种植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薯种30 min,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及绿亨一号、二号375 g/hm2,对水1 500 kg/hm2灌根,15 d施用1次,连灌2~3次。有发病史的田块在整地播前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22.5~37.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7)对线虫病防治要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选择无病健壮种薯。栽前用3份开水,1份凉水,调成52~54 ℃温水,将种薯放入浸种,上下搅动2次,浸种10 min,或用40%甲基异柳磷500~800倍液浸种48 h。播前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2.5 kg/hm2,或5%克线磷颗粒剂150 kg/hm2,或10%灭线磷颗粒剂90 kg/hm2,或5%敌线灵乳油112.5 kg/hm2,进行混土消毒,使药剂均匀分布在30 cm以内土层中。
  3参考文献
  [1] 魏新田.药用植物病虫防治[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5:29-37.
  [2]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2-136.
  [3] 陆家云.病原植物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施宽敏,王爱华,善春婷,等.山药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8(2):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