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惠平 时间:2014-06-25

  [摘要]根据专业图书馆的性质,针对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特点,提出一系列为科研工作提供知识服务的新举措,并对知识服务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网络环境;创新
  
  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该群体具有某些同类特征:对科研信息需求量大,希望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新技术掌握程度高,甚至超过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因此,该用户群的信息需求已突破传统信息服务[1]。当代图书馆已不是对知识信息的搜集、存储、整理与传递,而是以读者需求目标为驱动的、面向知识内容、经过信息的析取、重组、集成、创新所生成的综合化、系统化、集成化的知识服务。
  
  1 实现图书馆的“跨界服务”
  
  从图书馆发展史看,现代图书馆已经打破传统服务的地域、时空界限,拓宽了信息服务的方式,实现了文献资源获取和服务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但是文献资源数字化后,其知识化加工和非文献资源加工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图书馆深入发展的瓶颈。于是资源建设需要跨越文献信息边界,向科研数据、教育领域等非文献类资源延伸,服务同样需要跨越原先服务流程的边界,延伸到科研过程中,满足用户日趋知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2]。文献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利用是图书馆现有的“边界”。“跨界服务”是指跨域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边界,参与文献、知识的生产、分析、传播和利用的全部流程,达到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空间的目的。
  专业图书馆是研究所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机构,应该进一步发挥其自身建立起来的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开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组织集成化跨界式服务:除了建设文献信息咨询、情报检索、情报调研、学科跟踪、重点课题、网上信息服务等核心内容外,延伸知识服务将全文开放存取、科技资料和科研报告的深层次加工,形成科研情报一体化,把分散在各处的服务器、网站与软盘上的信息资源集中到专业数据库中,供学者共享。在电子化的环境中,让研究人员保存和共享数据,把科研论文、数据集、图片等存放在知识库里,通过开放获取进行广泛交流。可借鉴堪培拉国立大学的协调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知识库项目(APSR),该项目由联邦政府支持,主要是大学参与,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出版、培训和数字资源的管理长期保存[3]。新西兰以及新加坡、丹麦、挪威等国在数字资源呈缴制度方面成为先行者,以法规形式规定了图书馆负责该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职责和权利,并建立了国家层面上的数字资源呈缴框架与信息存档体系,值得我国借鉴[4]
  以科研人员的开课报告为例,一般存在以下过程:选题、跟踪该学科发展的动态、搜集材料、管理个人的参考文献、与同行进行交流、研究实验数据、发表论文等[5]。在科研领域,对数据分析处理是科研生产力和信息服务的关键,所有数据的提供、存储、处理、分析等因素的应用,将成为科研信息服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专业图书馆应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基于“信息链”的不同层次、多元化菜单式服务。“信息链”是由“实例”“数据”“信息”“知识”的“动态连续体”,“信息链”是横向跨域知识界面的桥梁[6]。“知识链”反映的是由“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与扩散过程,跨界服务模式即针对“信息链”中“信息—知识”的“放大”“深化”到“应用”,提出一个“原始信息源”到“多用户”、经过“知识识别、获取、重组、存储、传播、利用”等环节相互关联与反馈而构成的知识链模型。“知识链”是深化信息加工程度、扩展信息服务的业务,这不仅是知识服务的要求,更是专业图书馆融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定位。
  
  2 组织集成化的科技信息资源平台
  
  科研院所作为一种知识生产与传播机构,在打造综合性科教资源服务体系,为相关行业编制资源导航,甚至建构各学科门类、各类型层次的综合性信息源,探索完善的科技文献保障机制等方面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其功能具体可细分为:改造现有流程和服务模式,建立适应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学科化、专业化信息服务,科技决策信息服务,情报研究与咨询服务等,把所有文献资料按照科学分类方式组织成若干个数据包,资料集既按较粗的范畴名称列表提供链接,又以较细的主题(标题词)列表提供链接。围绕固定的用户和明确的学科范围建立特色数据库,利用现有的搜索工具,把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进行集中,向用户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查找[7]。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应当突出学科重点,体现馆藏优势,将适合本所科研人员需要的、有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收集起来,通过加工分类,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以便在知识服务中发挥作用;学科馆员对该院系的有关信息跟踪分析,完善资源建设,使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到位,并向用户提供教育等[8]
  按照不同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网站,成立“专业情报服务中心”。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强调对具体用户的需求提供连续的服务,建立图书情报的个性化界面,开发个性化处理功能,根据用户情况分析检索,优化检索过程[9]。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个性化定制服务中,应按照特定用户的请求,为用户提供定制的Web页面、信息频道、信息栏目;也可为特定用户预先选定的知识门类、学科专业、信息内容等需求方向,采用智能软件与人工干预的做法,快速组织与定制专用信息,把有深度、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快速地发送给特约用户,使简单的服务得以升华[10]
  将个人界面和用户利用的其他服务集成起来,形成“个人图书馆”,以便跟踪该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关注国内外重要机构和出版界的相关信息,提供专题规划与计划等[11]。合理有效的信息资源是专业图书馆高效运转的前提,要选择规范的媒体编码格式对各种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还需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索引机制进行分类、标引和描述,以遮蔽各分散实体对信息组织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真正的跨区域、跨组织的资源统一管理。
  
  3 组织开展学科知识化服务
  
  知识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以科学为依据,知识为依托,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解决用户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智力劳动,是具有创造性高智能的服务。它要求学科馆员根据每一次的实际情况动态地搜集、选择、分析、利用各种知识,使服务成为发现和培育新思想、新思维的过程,实现服务增值。所以,学科馆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题攻关的效率、影响自主创新的进度。专业图书馆一方面要特别注意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12]。他们应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善于从浩瀚的文献中准确地选取信息,辨别其价值,去粗取精,并依据一定的科学原则进行创造性的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用户[13]。学科馆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新型复合型、创造性人才,其素质体现在:1)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包括对一门学科精深以及宽阔的知识面;2)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恰当地将各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选择最佳切入点,解决实际问题;3)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能对新信息进行知识处理;4)掌握一门外语,以便快速地在网上查找用户所需的文献,随着国际交流与协作的日益频繁,为用户提供各种翻译;5)有开拓创新意识和求索精神,有现代化理念和主动服务的观念,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能以新颖独特的视角进行激活、利用,为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