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经皮渗透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6-05

  2.3.5  稳定性试验 

  用0.26 mg/mL对照品溶液于不同时间分别进样5 μL。日内稳定性于0、1、2、4、6、8、10、24 h进样,计算浓度,RSD=0.011 8%。日间稳定性于1、2、3、4、5、6 d进样,计算浓度,RSD=0.014 7%。

  2.4  离体皮肤的制备
   
  将小鼠断颈处死,取腹部皮肤,去掉皮下脂肪,用生理盐水洗净,浸泡,置冰箱中冷藏备用。

  2.5  透皮试验[1]
   
  将处理好的皮肤置于Franz扩散池、供给池和接受池结合处,使角质层面向供给池,用弹簧夹固定,接收池中加入生理盐水,在供给池中加入按“2.2”项下配制的供试液1 mL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在0.5、1、1.5、2、4、6、8、12 h时将接受液全部取出(7 mL),同时补加7 mL接受液并排尽气泡。以空白皮肤为随行对照,氮酮为阳性对照,不含挥发油的乌头碱供试液为阴性对照。透皮扩散实验仪温度(37±0.2)℃,磁搅拌子转速(250±5)r/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浓度。

  2.6  结果处理
   
  根据下式求得累积渗透量Qn=(Cn×7+ )/2.92,公式中Cn为第n个取样点测得的药物浓度;Ci为第i个取样点测得的药物浓度。以累积渗透量Q对时间T作图,药物渗透达到稳态后,其中直线部分的斜率为药物的透皮速率,即稳态渗透速率(Jss),药物的渗透系数(Kp)按Kp=Jss/C计算,C为供给池的药物浓度[2],增渗倍数(enhancementratio,ER)可从下式得到:ER=Kp/Kp0[3],Kp为加促渗剂后药物的渗透系数,Kp0为药物固有的渗透系数。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的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透皮吸收的影响
   
  取“2.2”项下配制的供试液1 mL,按“2.5”项所述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表1  不同浓度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中甲素的累积渗透量(略)

  3.2  最佳浓度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透皮吸收的影响
   
  分别配制含3%氮酮、7%肉豆蔻、7%石菖蒲、5%橘皮挥发油的雪上一枝蒿总碱溶液,按“2.5”项所述方法进行实验。测定接受池皮肤透过液中雪上一枝蒿甲素的含量,计算其累积渗透量、渗透系数、增渗倍数等,结果见表2、表3。表2  石菖蒲、肉豆蔻、橘皮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中甲素的渗透系数、增渗倍数的影响(略)表3  雪上一枝蒿总碱溶液中甲素的累积渗透量(略)

     结果表明,12 h的平均累计透过量大小为:肉豆蔻油>石菖蒲油>橘皮油。肉豆蔻油的增渗倍数是不含促渗剂的1.28倍,石菖蒲油为1.09倍,橘皮油为0.98倍,氮酮为1.06倍。3种挥发油均能促进雪上一枝蒿甲素的经皮渗透,但肉豆蔻油、石菖蒲油与氮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橘皮油促渗效果不如氮酮。

  4  讨论

     在接收液测定方法的选择中,曾按部颁标准使用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渗透量,因误差大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渗透量。曾选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系统,但甲醇在该波长下有吸收,基线不平;改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系统后,出峰时间适宜,理论塔板数均大于6 000,分离度大于2。

     药物组在12 h累积渗透量一直有增加,而加入促透剂后6 h内线性关系较好,符合Higuchi方程。为了体现实验的准确性,选择6 h的累积渗透量、6 h的透皮速率常数为透皮参数。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石菖蒲、肉豆蔻挥发油作用于皮肤后,使雪上一枝蒿总碱渗透系数,增渗倍数均增大,说明这些挥发油对雪上一枝蒿总碱的经皮渗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种挥发油组与氮酮组相比,前2 h的累积渗透量少于氮酮组,而2 h后累积渗透量明显高于氮酮组。

     挥发油中所含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促渗作用[4],我们通过GC-MS分析,石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细辛脑、莰烯、龙脑;肉豆蔻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桧烯、黄樟油素、β-水芹烯、1,8-桉叶素;橘皮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γ-松油烯、月桂烯,与理气药陈皮主要成分相同[5],功效相似。因鲜品橘皮挥发油含量较陈皮高,因此选用鲜品提取挥发油。这些成分均为单萜和倍半萜,有一定的促渗作用。橘皮对一枝蒿总碱的无明显的促渗作用,可能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对促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具促渗作用的主要成分及其构效关系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云淑,赵浩如.葛根素及其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5):274-276.

  [2] Gao S, Singh J.Mechanism of transdermal transport of 5-fluorouracil by terpenes:carvone, 1,8-cineole and thymol[J]. Int J Pharm,1997, 154:67.

  [3] Williams AC, Barry BW. Terpenes and the lipid-protein- partitioning theory of skin penetration enhancement[J]. Pharm Res, 1991,8(1):17.

  [4] 梁秉文.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1.

  [5] 董 岩,崔庆新,魏兴国.陈皮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6):37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