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之辨治用药规律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红 时间:2015-06-05

  4  治疗“三消”药物之归经比较

  (见表4)表4  治疗“三消”药物之归经比较(略)

  表4显示,治疗“三消”的药物归经几乎涉及了所有脏腑,仅是频率高低的不同。表明不论上消、中消、下消,均是病位广泛、涉及多个脏腑的症候群。

  古人为方便临床辨证用药,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分型作为辨证论治的指归。其中,治疗上消的药物归经以肺、心经药为主,其次是胃经;治疗中消的药物归经以脾、胃经药为主,其次是肺经,再次是肾经;而下消中的高频药物归经以肾经最多,肝经其次,肺经第三。这表明,古代医家论治“三消”时,并非单纯按上、中、下分部治疗,而是采取兼顾的原则,只是在“三消”的处方、用药中有所侧重而已。正如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三消》中有关“三消”治则的精辟概括:“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5  治疗“三消”药物之功效比较

  (见表5)表5  治疗“三消”药物之功效比较(略)

  古代医家在“三消”的治疗中,除采取整体治疗的原则外,在选药方面确有偏颇。如表5所示,在上消的高频药物中,具有清热功效的药物最多,包括黄芩、黄连、黄柏、石膏、葛根、天花粉、淡竹叶、生地黄、天冬9味药,占全部功效的42.9%;其次是生津类,包括葛根、天花粉、淡竹叶、生地黄、天冬、五味子、乌梅7味,占全部功效的33.3%;而益气、养血、化痰药是上消治则的重要补充。因此,古代医家治疗上消的原则以清热生津为主,佐以益气养血。在中消的高频用药中仍是以清热、养阴药占主导地位,但药物的选择与上消相比存在差异。如治疗中消清热药物常用柴胡、栀子、泽泻、土瓜根等以引热下行;养阴生津药物多选山药、人参、白术等健益脾气药,以达养阴生津的目的。此外,在中消的治疗组方中,常配伍枳壳、木香、藿香、鸡内金等调理中焦脾胃的气机。

  下消的治疗与上消、中消存在明显的不同。治疗原则以补益肝肾、助阳生津为主,佐以清热化痰。药物常选磁石、鹿茸、肉桂、熟地黄、山茱萸、杜仲等养肾阴、补肾阳,配伍酸涩质重之品如龙骨、牡蛎共同治疗下消中常见的小便频数、白浊等症。生津类药物中除选用生地黄、麦冬“三消”生津的共同药物外,尤偏五味子、玄参、人参3味,概五味子、玄参酸咸入肾,人参大补元气,加之配伍附子、肉桂补火助阳类药物达到生津的目的。正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推崇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此外,在下消的治疗中也应用了部分清热药物,但其清热药物不同于上消、中消中选用的苦寒之品,而是选用了淡寒或微寒的药物,如地骨皮、泽泻、牡丹皮以泻下焦虚火、清肾经伏热。因此,古代医家对下消的治疗总以补肾固涩、助阳生津为治,佐以清热化痰。

  6  小结

  通过对上、中、下三消组方中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上消以火热内扰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为口渴喜饮、咽干舌燥、乏力等症,治疗以清热润肺、除烦止渴、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方剂常选“桑白皮散”、“二冬苓车汤”、“生津四物汤”等;②中消以湿热内阻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多表现为口渴、善饥、口中粘腻、脘腹胀满、小便黄赤等,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散滞为主,常用方剂为“顺气散”、“生津甘露汤”、“天门冬丸”等;③下消的病机是气血阴阳不调,脏腑虚弱,临床表现多见虚乏无力、四肢羸瘦、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白浊等,治疗以温补五脏、滋阴助阳、调和气血为主,常用方剂为“茱萸黄芪丸”、“茯苓丸”、“茴香散”、“胡桃丸”、“阿胶汤”等。这种“三消”分部的辨治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消渴病(糖尿病)提供借鉴和依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