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医药学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相互补充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岳凤先 周硕 时间:2017-03-19
    为了确保中西医药学的“共同发展”,对中西医药学人员作个大体界定,是有益的。所谓中医药学人员,决不能以中医药院校毕业、在中医药机构工作年限为界定标准,而应当是这样一类医药学工作者:承认并坚持中医药学理论,即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自己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对西医药学人员界定也是以西医药学理论为标志。离开中医药学理论的人员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中医药学很难达到与西医药学的“共同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很难实现的。例如中药现代化,实质和根本在于得到具现代化科学内容的中药,即仍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否则,无从谈起中药现代化,充其量是中药西药化。
    三、“相互补充”的根本在于正确认识中西医药学的各自优势和劣势
    中西医药学之所以应当和能够“相互补充”,根本在于各有优势和劣势。对此,应有正确认识,从而保持优势、克服劣势,进而达到“相互补充”。具体地讲,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认识论表明,宏观认识客观事物,能够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但难于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微观认识客观事物,能够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但难于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从使用药物角度讲,人们希望药物能准确而精确地起作用,即安全有效。但现状中药的难于精确和现状西药的难于准确却是客观现实。例如现状中药难于针对现代科学的人体微观指标变化而使用,现状西药难于避免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即为明证。为克服中西药的以上不足,中药应当吸收现代科学的微观内容而实现现代科学化。鉴于西医药学是以微观为主的现代科学作基础,即属于现代科学的一部分,故中药应尽可能吸收其内容以弥补不足。西药则应再获宏观内容,因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故西药可再获中药基本内容的表述而成中药,进而亦按中医药理论使用,从而弥补西药之不足。如上所述,到达中西药的“相互补充”,即准确、精确,安全有效地用药,那么,全新的药物乃至药物学则会应运而生,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将会再做新贡献。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