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与缺血性中风的辨证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2-28
       典型病案举例(二)
        王某某,男,40岁,本地农民,2008年9月20日发病,左侧肢体偏瘫速往本院诊治,经“CT”证实,为右侧大脑基底节区梗塞,住院二星期,效果欠佳,邀请笔者会诊,刻诊:患者右侧肢体偏瘫、语蹇、性情急躁、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有力,T:37℃、p:72次/分、R:19次/分、BP:22/12kPa。左侧肌力0级。肌张力稍增高,巴彬斯基氏征阴性。
        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医辨治,风痰瘀血阻络、血瘀脑腑,治宜平肝潜阳、清热化痰。在原治疗方案中加用潜阳清热、化痰活血汤,药选:益母15克、天麻15克、钩藤12克(后下煎)、牛膝20克、黄芩9克、菊花15克、栀子9克、胆南星6克、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生杭芍15克、竹茹9克、姜虫8克、地龙15克、陈皮10克、半夏8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杏仁10克。连服十剂,始能单词对话,肌力改善,足自立,续服十五剂。病情稳定,逐渐康复。
        四  体会
        中风发生,病机虽较复杂,但概括归纳可分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痰火)、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错杂多变的病理过程。
        中风病位在脑络,便无论何种因素占主导,其基本病理转归将导致瘀血形成,闭阻脑脉而出现中风诸病。故“痰、浊、瘀血”闭阻脑络是卒中的主要病机,“瘀血”为本病的基本病理转归,瘀血在中风恢复期既是治病之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缺血性中风:为血阻脉络而瘀阻;出血性中风:则为血溢脉外,滞留成瘀。
        故无论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血菀于上,离经之血瘀于脑腑,或因气虚血滞,风痰挟瘀阻滞脉络不能上荣所致,由此“血瘀”是本病的根本病理基础。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中风病过程中的基本要法之一。
        中风病,病变在“肝”,根源在“肾”,“属肝肾阴阳失调”所致,本病多为肝阳亢盛,甚则化风、风阳上扰,《素问,调经论》:“气与血并走与上则为大厥”……既是此意。总之,中风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无论是“肾虚”导致的痰瘀内生,还是痰瘀损失脑髓,其发病后的病理状态者是“肾虚血瘀”。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的探讨与摸索,体会较深,中风脑组织受损是“肾虚”的微观指征,病灶周围的半暗带及水肿带是痰瘀的微观征象。这一微观辩证认识,对于临床辨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近年通过对中风辩证论治的深入研究,瘀血机制在发病中的作用,尤其是现代科学的发展,新式仪器配合检查,如“CT”,“核磁共振”等特殊检查,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肯定,在辨治基础上,筛选部分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具有价值性高、作用大、疗效确切的药物,加入方中,如活血理气通络(白芍、丹参、郁金、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川牛膝、水蛭、蜈蚣、地鳖虫;清热泻火凉血的丹皮、栀子、黄芩、大黄、生地;化痰的胆南星、石菖蒲、贝母、;平肝潜阳熄风的生芍、菊花、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药物疗效确切、稳定而卓著。并根据病机与证型的各异为特征,分别采用理气活血、通腑活血、清热化痰活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等治法,在治疗中得宜广泛应用,获取较满意成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