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使用生物止血海绵填塞行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蒋正国 时间:2017-02-28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眼病,因鼻泪管狭窄或堵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其治疗过去主要采用经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以解除阻塞,重新建立鼻内引流通道,消除感染。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开展,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已成为开展的比较成功的鼻眼相关内镜手术之一。
        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又称为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其优点[1]:(1)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2)术后面部无瘢痕;(3)一次手术可行双侧鼻腔造口;(4)可同时处理鼻腔内引起鼻泪管阻塞的病变,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钩突息肉样变及鼻窦炎等。
        泪囊解剖定位[2]: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基本恒定,即中鼻道前端,平中鼻甲水平。泪囊内壁与鼻腔相隔有两层结构:上颌骨额突+泪骨前部和鼻粘膜,凿除上颌骨额突+泪骨前部,即可暴露泪囊内壁,此时可用探针经泪小管明确泪囊内壁是否已暴露。钩突为泪囊后界,向后进入骨迷路,向外可入眶,所以,钩突前触脚应视为安全后界。
        手术方法:
        1  仰卧位,头下垫软枕,常规消毒铺巾。
        2  以2%丁卡因10ml+1‰肾上腺素2ml混合液浸润的棉片填塞鼻腔2—3次,收缩并麻醉鼻腔粘膜,再以2%利多卡因2ml作手术区域粘膜下浸润麻醉。 
        3  在中鼻甲附着点下向前下做弧形粘膜切口,沿粘膜切口用剥离子剥离粘膜并向后翻转,放于中鼻道内,暴露上颌骨额突及泪骨前部,用骨凿凿除或用鼻内镜电钻磨开上颌骨额突和泪骨,做骨孔约8mm×10mm大小。
        4  以泪道探针从下泪小点探入,确认为泪囊后,适当修整骨孔,使其周围平整,使用镰状刀由顺泪囊走向切开泪囊内侧壁,将泪囊切为前后两瓣(后瓣比前瓣大),并向后翻转后瓣于鼻腔,将鼻腔外侧壁粘膜覆盖于泪囊后份粘膜上(剪去多余粘膜,使之刚好覆盖住泪囊粘膜,又不将泪囊完全掩盖)。
        5  将浸有碘伏的小块生物止血海绵填于泪囊内,并以油纱条填塞鼻腔。
        术后处理: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5天,鼻腔使用含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喷雾剂,口服强的松,第3天取出填塞纱条及生物止血海绵,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液行泪道冲洗,清理鼻腔血痂。1个月内每周一次性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以后则每月一次,随访半年。
        一年来,作者经手了行该术的8位患者,随访半年,只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在3个月后出现泪道冲洗不通(造孔处肉芽生长),半年后行经内眦切口泪囊鼻腔吻合术。因病例数较少,故未行统计学分析。
        总结:有学者使用植入硅胶管[2]、银夹固定。本科开展该手术用生物止血海绵(桂林天和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填放在泪囊窝内,3天后取出,操作更简单,减少了半年再取扩张管的程序,也减少了对泪道的二次损伤,患者更易接受。
参 考 文 献
[1]黄选兆,汪洁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8—199. 
[2]孙彦,李娜,杨松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技巧.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38—14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