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中医传变机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郝征,杨文华 时间:2017-02-28

【摘要】    将疾病传变理论作为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中医理论基础,并分析主要传变形式,包括表里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经络传变,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传变过程中导致病机转化的虚、毒、痰、瘀因素特点。

【关键词】  中医 病机 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 传变理论

    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既是急性白血病临床主要征象之一,也是治疗转归的关键点所在。中医依据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表现,将白血病归入“痰核”“瘰疬”“积聚”“癥瘕”等范畴。随着对白血病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机制中医阐释不断完善,笔者依据临床特点对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病理机制作一浅析。

  1  传变理论是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理论基础

    传变理论是中医学完整、系统而独具特色的理论。所谓“传”是指病情向着一定方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引起性质的转变。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些阶段性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紊乱依次传递的表现。就急性白血病而言,与其他恶性肿瘤比较,尽管发病急剧,进展迅速,浸润广泛,证候多变,但其发生发展仍然是分步骤、分阶段的。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是本病发展的一个特征性阶段。因此基于中医疾病传变理论的表里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经络传变规律,探讨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机理,不仅符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而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传变形式

    中医对急性白血病发病认识可分为因邪致病和因虚致病两方面,前者认为该病多因胎毒内伏或邪毒内侵,邪蕴骨髓日久而发病,后者认为该病应遵循《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先有正气不足,而后外邪乘虚而入,邪蕴骨髓而发病[1]。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为疾病由髓外发阶段,总的传变趋向是由里及表,但根据病因、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具体传变形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表里传变本病病位在骨髓,病情深重。骨髓乃奇恒之府,具有濡养骨骼,化生血液的功能。《类经·脏象类》曰:“髓者,骨之充也。”精血互生,精生髓,髓化血。白血病细胞破髓外逸,侵袭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毛,属于里病出表的传变形式。但是,与一般外感疾病“里病出表乃向愈之兆”不同,其里邪外达,邪毒却仍深伏骨髓,缠绵不去,持续扩散,导致髓败精枯,耗气伤血,脏腑经络损伤。

  2.2  卫气营血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乃温病传变规律。急性白血病类似伏气温病,邪气早伏于里,发病后从骨髓到血分,再到营分,然后到气分、卫分,常可一发病即见耗精动血,甚或扰神闭窍等危急之象,或热毒极盛,迅速外蒸,一发病即见髓、血、营、气、卫俱病,又以热盛阴亏多见,与伏邪温病的发病与传变颇为类似。

  2.3  脏腑经络传变髓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故肾虚而髓毒深伏。肾气是人体抗病御邪的原动力,髓毒外发导致正气羸弱,肾气愈虚,抗病能力减弱,临床中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采用补肾法,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2]。乙癸同源,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髓毒易侵于肝,导致气滞血瘀形成癥瘕积聚。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髓可生血,血亦生髓,髓的盈亏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在化疗期和骨髓抑制期采用健脾和胃法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3]。髓与脑、胞宫(精室)同属奇恒之府,不仅经络交通,且生化同源,因此髓毒浸润易上入元神蒙蔽清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下侵胞宫(精室)导致闭经、卵巢子宫或睾丸浸润等。此外,气、血、精、髓可互生,髓与诸脏腑皆相关,邪毒外发,循经相传,可以播散到周身各个部位,广泛浸润多组织脏器。

  3  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的病机转化

    疾病传变取决于病机转化。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发生皆因正气虚弱,不能胜邪,导致髓毒外发,侵入营血,攻注脏腑,使阴阳失调,而虚、毒、痰、瘀四方面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