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的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洪进 胡芳珍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奎的平与利培酮

  【摘要】 目的 比较奎的平与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奎的平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分别选用奎的平或利培酮进行8周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奎的平以嗜睡、头晕为主,利培酮以失眠、锥体外系反应为主。结论 奎的平与利培酮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关键词 奎的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以及情绪稳定作用。本研究对奎的平(思瑞康)、利培酮(维思通)作临床对照研究,以了解疗效、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共6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部2003年2月~2004年5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排除器质性疾病、妊娠及哺乳妇女、药物过敏、酒精及药物依赖者。随机分成奎的平组和利培酮组。奎的平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1例,平均(25±7)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4±1)年。利培酮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7~58岁,平均(24±6)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5±1)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奎的平剂量范围为200~700mg/d,平均剂量为(350±50.2)mg/d。利培酮剂量范围为2~6mg/d,平均剂量为(2.3±0.8)mg/d。两周内加至治疗足量,疗程8周。不允许合并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或电休克。可并用苯二类药物。

    1.2.2 疗效评定 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治愈;≥50%为显效;≥25%为有效;<25%为无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副反应,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评定。

    1.2.3 实验室检查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末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奎的平组治愈23例,治愈率76.67%;显效2例;有效1例,有效率86.67%;无效4例。利培酮组治愈22例,治愈率73.33%;显效1例,有效2例,有效率83.33%;无效5例。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  。两组内前与治疗第8周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2]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 (略)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均有不良反应出现,而且有所不同。奎的平组副反应以嗜睡、头晕、疲乏为多见。利培酮组副反应以震颤、静坐不能、失眠、体重增加多见,见表2 [3]  。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表2 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略

    3 讨论

  奎的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作用于大脑内5-羟色胺受体(5-HT)和多巴胺受体(D2),能有效控制阳性和阴性症状,但其还对体内的组胺、肾上素受体等都有阻滞作用,因此出现嗜睡、头晕、疲乏等不良反应 [4]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也是作用于5-HT和D2受体,能治疗阳性和阴性症状,也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EPS)、失眠、肥胖等不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奎的平有效剂量为200~700mg/d,利培酮有效剂量为2~6mg/d。在该剂量范围,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治愈率高,患者的依从性好。不良反应两种药物各不相同,提示临床应用时要因人而异,避免更多的不良反应出现。

  

    1 李晏,王长虹,张东红,等.奎的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3): 219.

    2 安宝富,刘晓芹.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6):369-370.

    3 翁史,陈圣棋,钱敏才,等.利培酮、氯氮平与氯丙嗪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3,13(6):210-214.

    4 赵靖平,朱荣华.奎的平:一种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