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抗HBc-IgG与抗HBc-IgM结果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梅丽玲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抗HBc-IgG与抗HBc-IgM检测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60例血清标本同时测定抗HBc-IgG与抗HBc-IgM,前者是按常用竞争法,后者用捕捉法进行。结果 抗HBc-IgM的检测在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中较抗HBc-IgG的检测更有价值。结论 抗HBc-IgM的检测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为这些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的数据。

  抗HBc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意义。抗HBc包括IgG抗体和IgM抗体。而抗HBc-IgM的检测在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中较抗HBc-IgG的检测更有价值。笔者对360例标本乙型肝炎病毒抗HBc-IgG与抗HBc-IgM检测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0例血清标本系1999年1月~2000年1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的血清,患者的诊断均按1995年5月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  。360例血清标本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55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125例,HBsAg阴性标本180例,全部标本同时做乙型肝炎IgM型核心抗体检测。

    1.2 试剂 抗HBc-IgG与抗HBc-IgM试剂盒均由深圳月亮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抗HBc-IgG检测按常用竞争法进行,S/CO≤1为阳性,S/CO>1为阴性。抗HBc-IgM的检测按捕捉法进行,P/N≥2.1者为阳性,P/N<2.1者为阴性。采用ELISA法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所有标本以芬兰Wellscan K 3 酶免疫快速分析仪进行检测,以酶显色速率代表反应强度,经电脑自动换算后打印结果。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抗HBc-IgM的阳性率 180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70例无症状携带者血清检测抗HBc-IgM结果中可以看出:HBsAg阳性急性肝炎病人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6%和63.5%,两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各组抗HBc-IgM 的阳性率检测结果 (略)

    2.2 血清抗HBc-IgG及抗HBc-IgM型测定结果 取HBsAg阳性及HBsAg阴性标本各180例,进行抗HBc-IgG及抗HBc-IgM检测,测定结果显示抗HBc-IgG阳性的占HBsAg阳性的93.3%,占HBsAg阴性的13.9%;而抗HBc-IgM则相应仅占26.7%和6.67%。结果见表2。

  表2 血清抗HBc-IgG及    抗HBc-IgM型测定结果 (略)

    3 讨论

  报道抗HBc-IgM的测定对急性乙型肝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  ,我们的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中发现HBsAg阳性的急性肝炎病人抗HBc-IgM阳性率为83.6%。文献报道部分急性肝炎病人虽然未检测到HBˉsAg,但抗HBc-IgM阳性率高达21.5%。抗HBc-IgM在肝炎急性期呈高滴度,是近期感染HBV的重要指标。抗HBc-IgM在健康HBsAg携带者中的阳性比例远较抗HBc-IgG为低,亦表明抗HBc-IgM在急性乙肝中的诊断意义。抗HBc-IgM、抗HBc-IgG在乙肝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出现。在HBV感染的“窗口期”,抗HBc常常是唯一可测出的HBV血清标志物。在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中,检测HBsAg既不能发现所有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也不能排除HBsAg携带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抗HBs和抗HBc-IgG阳性,只能提示可能是急性乙型肝炎,不能证明就是急性乙型肝炎 [3]  。HBsAg、HBeAg、抗HBs被认为是乙型肝炎急性期的指标,此时病毒繁殖旺盛,是很强的传染性。而当 HBsAg消失后,在恢复期抗HBe仍阳性的病例中抗HBc检出阳性率不低,说明抗HBc检测是HBV复制繁殖传染更可靠的标志。因此在乙肝患者的急性期、恢复期或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经常可查到抗HBc,包括抗HBc-IgG和抗HBc-IgM。HBsAg出现后3~5周,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中测到抗HBc,其滴度高,持续时间长。抗HBc分为IgG及IgM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均是感染标志,抗HBc-IgM出现于HBV感染早期,也是慢性肝炎复发之前,故抗HBc-IgM阳性是HBV急性感染和复制活跃的指征,抗HBc-IgG在急性发病后1个月左右升高,可能持续终身,成为既往感染的指标 [4]  。平行检测抗HBc-IgM及IgG型可区分急性和慢性感染,近期和远期感染。两者同时阳性应考虑为慢性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发作,或在已有肝炎基础上有新的感染。因此抗HBc-IgM的检测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为这些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241-246.

    2 陶义训,马贤凯,段恕诚,等.检测抗HBc-IgM的ELISA方法及其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4,7(4):206-208.

    3 Hoofnagle JH.Serodiagnosis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Hepatology,1983,3:267.

    4 杨玉林,贺志安.肝脏疾病实验诊断.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39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