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泰干预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辜金莲, 丘惠嫦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观察思美泰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B(对照组)两组,分别用思美泰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思美泰对淤胆型肝炎皮肤瘙庠的有效率为86.67%(13/15),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纳差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15/17)、82.35%(14/17),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思美泰治疗后,淤胆型肝炎和急、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ALT、AST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P的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STB、SCB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淤胆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ALT的复常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白蛋白在治疗后的增高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较好,优于门冬氨酸钾镁,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是由感染、药物中毒、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它可以引起细胞死亡而加重肝损伤。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们用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住院治疗的淤胆型肝炎和急、慢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组(思美泰治疗组)和B组(门冬氨酸钾镁对照组)各55例。A组:淤胆型病毒肝炎(以下简称“急性肝炎”)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以下简称“慢性肝炎”)23例。男性43例,女性12例,年龄16~69岁,诊断标准参见[1~3]。B组:病例选择同治疗组,与治疗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原学分型以症状、肝功能异常程度等方面均有均衡可比性。思美泰用法为,每天2次,一次2片,疗程4周;B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海南红惠制药公司),用法为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均配合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等,但不加用以退黄和降酶作用为主的药物。治疗后,每周定期观察症状、体征,并分别于2、4周(淤胆型肝炎和急性肝炎)和2、4、6周(慢性肝炎)复查肝功能,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和肾功能。

  1.2  疗效评定:各项症状以消失和明显好转合称为有效,肝、脾肿大以消肿和回缩合称为有效,据此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进行组间降幅(均值)及复常率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率的比较用X2检验,均值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  果

  2.1  症状、体征及疗效:淤胆型肝炎中,两组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消失,对皮肤瘙痒、肝区痛的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13/15)、85.71%(12/14),对照组为46.67%(7/15)、76.92%(10/13),对肝区痛的疗效两组差异不明显,但皮肤瘙痒以治疗组疗效较好X2=5.40,p<0.05。肝、脾消肿的有效率,两组分别为66.67%(10/15)、35.71%(5/14)和57.14%(8/14)、41.67%(5/12),无明显差异。急性肝炎中,两组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肝区痛等症状的有效率均为90~100%,无差异。肝、脾消肿的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6.4%(13/17)、53.33%(8/15)和82.35%(14/17)、50%(7/14),二者无明显差异。慢性肝炎中,两组治疗后乏力、腹胀、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对皮肤瘙痒、纳差的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24%(15/17)、82.35(14/17)和52.94%(9/17)、47.06%(8/17),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较好(X2为5.10和4.53,P值均<0.05。肝脾消肿的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65%(3/17)、14.29%(2/14)和18.75%(3/16)、12.50(1/8),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2.2  肝功能疗效: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结合胆红素、转氨酶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淤胆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指标恢复较急性肝炎更理想。三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见表1、表2、表3。

  2.3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中未发现思美泰有明显不良反应。

  表1  淤胆型肝炎肝功能疗效比较(略)

  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表2、表3同;治疗前两组各项项目比较,t值为0.02~1.18,P值为>0.05;*治疗后同期组间比较,t值为2.26~5.79,P值为>0.05;**复常率比较,X2值为3.97~5.00,P值为>0.05;△治疗前后比较,t=3.15,P<0.05

  表2  急性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疗效比较(略)

  3  讨  论     

  思美泰能明显增强肝脏谷胱甘肽(GSH)水平,明显增强谷氨酰半胱氨合成酶(GCS)、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T)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T)活性,从而显著增强肝细胞活力,使胆汁分泌增多,属于分泌性利胆药。我们的结果表明,思美泰对淤胆型肝炎和急、慢性肝内胆汁淤积等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较好,在症状的改善、黄疸的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的疗效较好,均优于门冬氨酸钾镁,尤其对淤胆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疗效更明显。因此,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性病毒性肝炎,思美泰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药物之一。思美泰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是否会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继续研究。

 

【】
   [1] 叶维法,钟振义,主编.临床肝胆病学[M].第2版.天津:天津技术出版社出版,1998.546-570.

  [2]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中华内科杂志,1995,35:788-791.

  [3] 王宝恩,贾继东,译.肝胆疾病的命名规范、诊断要点及预后[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7.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