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健嫦,曾莹,陈妙琛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前焦虑、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12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对照组按前列腺电切术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膀胱痉挛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程度。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膀胱痉挛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100%[1],主要表现为膀胱阵发性痉挛性疼痛,有强烈的尿意及便意,导尿管周围有血性液外渗,同时冲洗液不畅,膀胱内压力增高,甚至出现反流现象,个别严重者相隔几分钟就出现一次膀胱痉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道阻塞,延长膀胱冲洗时间。膀胱痉挛、出血、引流管堵塞三个环节互为因果,形式恶性循环,严重者再次手术。     

  前列腺电切术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是临床常用的方法,疗效迅速,治愈率高,但电切术作为一项创伤性治疗,常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消极的心理反应对手术的实施及预后有不利的影响,为了减轻患者手术焦虑情绪,2005年1月到2006年12月,对我科6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外,给予认知、情绪、行为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按住院顺序选择前列腺增生症并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年龄为52~88岁,平均年龄68岁,文化程度小学30名,中学20名,大学10名,实验组58~86岁,平均年龄67岁,文化程度小学28名,中学24名,大学8名,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程度、文化程度及入院时焦虑情绪等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  法

  2.1  状态—焦虑自评量表:护理人员采用状态—特质焦虑表[2],分别测定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共20项,每次进行1~4级评分,正性情绪均反序计分,最后累计总分,最低20分,最高80分,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

  2.2  调查统计学处理方法:入院前与手术前晚由干预者将SAS(ZUNC焦虑自评量表)发给患者,由患者自己填写,如患者不能理解可由干预者逐项向患者说明并让其选择填写,填写后当场收回。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100%。将所测得数据在SPSS9.0版本统计软件包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采用U检验处理。

  2.3  实施方法:对照组按前列腺电切术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手术准备,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案及术后护理的配合,术前、术后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实验组则在进行常规护理同时,由主管护士对其加用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护理干预,其干预方法如下。

  2.3.1  建立干预基础:主管护士(干预者)熟悉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并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特点,良好的关系是开展护理干预的基础,因此,应争取在患者入院时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主动做自我介绍,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饮食制度、安全问题、主管医生及护士,了解患者担心什么问题,耐心与患者交谈,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取得患者信任。

  2.3.2  认知干预:主管护士(干预者)以相关医学知识,如解剖学、生知识为基础,讲解前列腺增生的知识,介绍电切术的部位和简单的手术步骤,硬外麻的原理,用药等。术后放置三腔气囊尿管的意义,告知术后可能发生膀胱痉挛疼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疼痛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2.3.3  情绪干预:每天选择非治疗时间,运用专科知识,以真诚的话语解释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前列腺电切术的安全性,伤害小,恢愎快,注意患者个体化,帮助患者以正性情绪克服负性情绪,介绍治愈病例或请治愈病例现身说法,以增强其信心。说明如过度紧张、焦虑易诱发膀胱痉挛疼痛。

  2.3.4  行为干预: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做前列腺电切术产生的应激,教授其缓解焦虑和出现膀胱痉挛时尿道逼痛的放松方法,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分散法:如给患者听优美的轻,多用语言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或用录音机播放幽默故事;触觉分散法:如用手轻轻按摩下腹部及腰背部,减轻疼痛,使人舒适[3],嘱患者家属用握手、抚摸患者肩背部等触抚方式减轻患者紧张与焦虑情绪。指导患者深呼吸,要有一定的深度,节律均匀,每分钟约13次。

  3  结  果

  3.1  护理干预前两组状态—特质焦虑程度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状态—焦虑程度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两组状态—特质焦虑程度均高于正常。但两组经U检验,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理干预前两组状态,特质焦虑程度比较(略)

  3.2  护理干预后两组状态—特质焦虑程度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状态—特质焦虑程度比较见表2。从表2可见,实验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U检验,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护理干预后两组状态—特质焦虑程度比较(略)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术后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4];患者术后回病房2h内开始评估,以后每2h评估记录一次,实验组在实施干预后1h再评估记录一次,如患者入睡,记录为无疼痛。从表3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疼痛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个体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体,中、重度疼痛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较  (略)

  4  讨  论

  4.1  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手术作为一种刺激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大部分患者术前担心手术会有生命危险,担心疼痛,担心前列腺切除后会有性功能减退,因而产生焦虑情绪,这些认识使患者随着手术日期的推近,焦虑的程度逐渐加剧,常坐卧不安,甚至影响饮食与睡眠,有个别患者甚至出现在术前灌肠后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头晕等不得不推迟手术。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不了解,对手术产生了各种误解,因此要改变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必须对其原来的错误加以改变,以消除患者对前列腺电切术的各种错误认识。

  4.2  膀胱痉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膀胱区受刺激后,激活钙离子通道,导致逼尿肌兴奋收缩,引起膀胱不自主收缩。常见原因有:①尿管水囊压迫膀胱颈部、三角区。②冲冼液的刺激。③尿管的刺激。④手术创伤。⑤血液在膀胱内凝结成块,引起导尿管堵塞。⑥患者过度紧张、焦虑易诱发膀胱痉挛[5]。因此,患者术毕回病室,保持病室安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噪声,术后在内镜室尽早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以免形成血块,妥善固定尿管,防止扭曲、受压、脱落、阻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液滴出速度及有无血块流出,发现冲洗引流液引流不畅时,应挤压引流管或行手法操作冲洗膀胱[6]。

  4.3  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通过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而引起机体生理变化,应激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越强,其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越强烈,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越严重。然而,本干预通过认知、情绪、行为的护理干预,患者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前对应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则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因此干预者以同情、尊重、理解的态度,重视并加强健康及患者的心理行为治疗,使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认识手术过程及预后,配合医生治疗,护士护理,教会患者进行心理应激调节,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4.4  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影响:术后疼痛是身体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表现,心理因素可以影响疼痛的程度,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认识以及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所采取的应付策略,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疼痛[7]。本研究通过认识行为干预,建立患者对手术的正确认识,教授缓解膀胱痉挛疼痛的放松方法及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降低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应力,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使肌肉松驰、心理放松,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本文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显示,明显缓解了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程度,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要,提高了护理质量。

 

【】
    [1] 胡勤勇,俞曹平.PCEA技术预防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疼痛[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5):287.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05-209.

  [3] 傅爱风,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杂志,2002,17(8):603.

  [4]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8.

  [5] 刘会玲.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控制及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8):637.

  [6] 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9.

  [7] 越俊,张立生,主编.疼痛治疗学[M].北京:华爱出版社,19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