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莫斯与拉克替醇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关键词】 阿波莫斯;拉克替醇;肝性脑病;血氨
[摘要] 目的:观察阿波莫斯、拉克替醇对肝性脑病(H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例肝硬化并不同程度的HE患者联合应用阿波莫斯和拉克替醇,服药前后分别进行数字连接试验(NCT)、血氨检查、扑翼样震颤等检查。用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阿波莫斯、拉克替醇能显著地改善HE患者的神志、扑翼样震颤及降低血NH3(P<0.05)。结论:阿波莫斯、拉克替醇HE治疗中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阿波莫斯;拉克替醇;肝性脑病;血氨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和精神方面的异常,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1],其发病机制是复杂和多因素的,但血氨增高仍然是HE的临床特征之一[1,2],在慢性HE的发病机制中氨中毒十分重要。因此,降低血氨是治疗HE的主要措施之一。我院从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应用阿波莫斯、拉克替醇治疗肝硬化HE,效果满意。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肝硬化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3]。在有明显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强利尿剂或放腹腔积液、高蛋白饮食、感染等);精神状态(在三级以内包括三级)情况下,出现扑翼样震颤或/和行为异常或/和力下降即可以诊断为HE。27例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37岁~67岁,平均(50.3±11.4)岁。均为肝炎肝硬化,其中2例合并酒精性肝硬化。考虑患者的依从性及观察者的可操作性,本观察不入选精神状态大于3级或严重感染、重型肝炎等患者。
1.2 给药方法
入选患者,联合应用阿波莫斯和拉克替醇治疗,予阿波莫斯10 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拉克替醇10 g,每日3次,就餐时服用,然后个体化调整,至每天排2次~3次软便,疗程为2周。均可接受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如人体白蛋白、新鲜血浆、胸腺肽、止血剂、脱水剂(甘露醇)、抗生素、支链氨基酸等综合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扑翼状震颤、静脉血氨浓度、数字连接试验(智力检查的一种,记录被试者用笔正确顺序连接随机分布的25个数字所需的时间)[4],精神状态、扑翼状震颤和脑电图按WestHaven标准[2]分为0级~4级5个级别。其疗效判断标准为:治疗后改善2级以上或恢复到0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精神状态的改善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3%和90.9%。
2.2 扑翼状震颤症状的改善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100.0%。
2.3 脑电图改善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100.0%。
2.4 静脉血氨浓度及数字连接试验前后结果
见表1,其中血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数字连接试验差异有显著性。另有4例患者病情较重而不能完成数字连接试验,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均能在3 min内完成,其中1例仅用了36 s,接近正常的30 s。表1 血氨、连接试验治疗前后结果表(略)
2.5 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均有好转
见表2,考虑有综合治疗因素,故未作统计学处理。表2 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结果对比(略)
2.6 不良反应
对部分患者来说,拉克替醇的治疗剂量为9 g/d显得偏高,故治疗开始时部分患者有大便次数过多的主诉,经剂量调整后缓解。个别患者治疗开始几天时出现腹胀,继续治疗后缓解。治疗后复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改变。
3 讨论
HE、亚临床HE是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脑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氨中毒学说是HE、亚临床HE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HE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消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血液中的NH3是通过肝脏的尿素循环和谷氨酰胺的合成而代谢的。阿波莫斯的主要成分为L鸟氨酸、天门冬氨酸。鸟氨酸是尿素循环的起始底物、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的活化剂,与血液循环中NH3等有毒代谢产物结合,促进尿素合成,加速体内有毒物质特别是NH3的排除。天门冬氨酸则参与肝细胞内谷氨酸和核酸的合成,促进肝细胞的三羧酸循环,加速肝细胞自我修复和再生的过程,促进肝细胞能量合成。拉克替醇系二糖,为降血氨药和缓泻剂,其在小肠不被水解吸收,主要被结肠内微生物中的拟杆菌和乳酸杆菌降解,生成醋酸、丙酸和丁酸,从而酸化结肠内容物,降低了肠道pH值,使铵离子形成铵盐而难以透过肠黏膜进入门静脉,抑制了游离氨的生成和吸收,并使粪便氮排泄增加。同时能影响结肠菌群,刺激用氨合成自身蛋白质的细菌菌落的活性,使结肠吸收的铵离子减少;增加原生菌,抑制前致癌酶的活力,抑制腐败菌。通过各种作用从而降低体内的氨及内毒素,达到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肝脑的目的。另外,拉克替醇的轻泻作用缩短肠通过时间,也减少氨及其他毒素的吸收,拉克替醇还可以明显改善脑电图[5]。应用拉克替醇时可见腹胀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只需调整计量便可,剂量以6 g/d~12 g/d为宜。本文通过观察,显示了联合应用阿波莫斯、拉克替醇治疗肝性脑病,降低血氨浓度疗效确切,扑翼状震颤症状改善明显,可作为肝硬化患者预防和治疗HE病的常规用药。
:
[1]朱无难,朱畴文.肝性脑病[M].第11版.实用内,2002:18841894.
[2]朱畴文.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M].肝脏,2002,7(3):3536.
[3]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4]Morgan MY,Alonso M,Stabger LC.Lactitol and lactulose for the treat ment of 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tic paticents[J].J hepatology,1989,8:208217.
[5]张玉臣,李英姿,高德勇,等.拉克替醇散治疗肝性脑病21例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3,6(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