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雷春艳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护理;冠心病;诊疗,,

  [关键词] 护理;冠心病;诊疗           

  护理程序是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方法,我们运用护理程序为冠心病行介入诊疗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5年7月,共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21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PTCA加ICS)150例,平均年龄38岁~76岁,平均57岁,男286例,女74例。

  2 护理程序

  2.1 术前

  2.2.1 评估       

  术前患者由于对于手术缺乏认识,担心疼痛,担心费用等,易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此时,患者心态比较复杂,他们盼望手术又害怕手术,常常影响睡眠。

  2.2.2 护理诊断       
  
  恐惧:与害怕手术及担心手术效果有关。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等相关介入治疗知识有关。睡眠状态紊乱:与担心手术有关。

  2.2.3 护理目标      

  患者恐惧减轻、接受手术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患者了解自己的手术过程和手术配合要点,能复述术前有关注意事项。每天保证有效睡眠6 h~8 h。

  2.2.4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目的、过程及效果,根据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等不同特点,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接受手术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PTCA加ICS术的优点,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如:备皮、碘过敏试验、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术前禁食4 h,以防止术中并发心律失常(如室颤),血压下降等意外时引起恶心、呕吐而使胃内容物返流而阻塞呼吸道,指导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卧床变换体位训练,卧床排尿、排便训练及卧位做深吸气、屏气和咳嗽等动作练习,说明深吸气、屏气的目的是为了造影降低膈肌而使造影图像清晰,用力咳嗽是为了加快造影剂从冠状动脉内排泄等。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尽量减少或限制环境中干扰睡眠的因素,睡前用温水洗脸,热水泡脚,排空膀胱;指导患者睡前饮热牛奶,勿饮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可听轻松,闭目养神,默念数字等诱导入睡必要时可给镇静剂。

  2.2.5 效果评价       

  患者恐惧、焦虑症状减轻、术前情绪稳定。提问能复述相关的知识要点,能正确演示行为训练内容。能入睡、睡眠状态正常。

  2.2 术后

  2.2.1 评估       

  术后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希望了解术后的注意事项、用药、预防保健及康复知识;介入诊疗术后患者有潜在的穿刺口出血、低血压、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拔管综合征。

  2.2.2 护理诊断       

  自理缺陷:与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有关。潜在并发症穿刺口出血:与包扎伤口方法不当及过早下地活动有关。潜在并发症低血压:与紧张、禁食时间较长及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应用血管扩张剂有关。潜在并发症拔管综合征:与拔管后压迫伤口用力过度及患者紧张有关。潜在并发症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与抗凝剂量不足及冠脉痉挛有关。知识缺乏:与缺乏手术后的保健知识有关。

  2.2.3 护理目标       

  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不发生穿刺口出血及血肿。避免发生低血压。避免发生拔管综合征。避免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能复述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相关保健知识。

  2.2.4 护理措施       

  经常巡视病房,协助患者进食、洗漱、穿着、及时提供便器并及时倾倒排泄物,将日常生活用品及呼叫器放于患者伸手可得之处,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拔管后手压伤口30 min~1 h,伤口予弹性绷带采用“8”字法包扎,固定,绝对平卧休息,CAG术8 h,PTCA加ICS术24 h,同时要求穿刺肢体制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嘱患者咳嗽及用力排尿时,压紧穿刺点,防止穿刺点出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处理。PTCA加ICS术48 h内仍卧床休息,48 h后可坐在床边活动,72 h后再下床。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动态,进行心理疏导,术后嘱患者立即恢复进食,多饮水,至少保证两条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时补足血容量,再应用血管扩张剂,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尿量观察穿刺伤口有无出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眩晕等休克征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若两侧股动脉穿刺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伤口的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佳。对于精神紧张、痛阈低的患者,给予安慰,心理疏导,可在动脉鞘管周围皮下局麻的基础上拔除鞘管,拔管前建立好有效的静脉通路,备好开压、解痉、扩血管及抗心律失常等急救药品。严格正确按医嘱应用抗凝药物,PTCA加ICS术拔除动脉鞘管后,将12 500 U肝素钠加入48 ml生理盐水中以2 ml/h的速度持续予微量注射泵静注24 h,之后改用低分子肝素5 000 μg下腹壁皮下注射,每12 h/次,持续5 d~7 d,术后指导患者坚持按医嘱口服抗凝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倾向,术后予患者入住CCU病房,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注意ST段、T波的变化,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出汗、心慌等,如有异常立即向医生汇报,采取必要措施,必要时行溶栓等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PTCA加ICS术者,应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食用低脂、低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食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紧张和激动;注意休息、适量运动,遵医嘱继续服药;介绍抗凝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如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但过量可致使皮下、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溃疡出血等后果;嘱患者避免擅自更改药物剂量等,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2.5 效果评价       

  应用护理程序通过对患者全面、综合评估,明确护理诊断,制订切合实际的护理目标,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术后卧床期间得到好的生活照顾,患者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无发生股动脉穿刺处出血,血肿,术后出现低血压2例,经过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处理后,血压很快恢复正常,无发生拔管综合征,无急性血栓形成,术后7 d~10 d出院,随访3个月~12个月,PTCA加ICS术患者无亚急性血栓、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再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无死亡,患者掌握本病的卫生保健知识、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