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素质与人才培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旭,朱子昱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信息素质

  [摘  要] 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方面的素质。信息素质人是懂得如何组织、寻找、利用信息的人,是会学习的人。信息素质是创造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

  [关键词] 信息素质;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

    21世纪是世界飞速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化、终身化、学习社会化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特征。整个社会的基础将发生改变,传统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过渡,以知识产权和管理能力为主的人力资本,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形成的新经济模式,将在21世纪经济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占领了信息技术的至高点,它将在21世纪获得经济上的至高权。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而要抓住这个机遇,掌握未来的主动权,关键靠人才。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看它所需要的人才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

  1  信息素质与信息素养人

  1.1  信息素质(也称信息素养)的概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1]。我国学者对信息素质的定义也有多种表述,如:“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等。综上所述,信息素质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个方面。

  1.2  信息素养人 

  信息素人应该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进行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信息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寻找信息,并如何利用信息。他们能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因为他们总能寻找到为做出决策所需的信息[2]。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指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在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能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2]。

  2  信息素质教育与新人才培养

  2.1  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个人信息意识和道德,完善知识结构,加强信息能力,发展个人信息潜能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信息社会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信息素质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999年6月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理由很多,但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江泽民同志强调的:“面向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仅仅和发展速度有关,而是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

  创新能力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离开了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是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培养创新人才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有五个环节[3]。即:重视发现思维的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辩证法思维的培养。由此可见,人才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就是为提升人才拥有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

  2.3  信息素质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 

  当今国际化教育成为教育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国际人才,以增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是实现“物”“财”和信息国际化的同时,要着重实现人的国际化。有的专家认为,教育改革要必须竖起“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人”的思想,要把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国际化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具有国际化意识、胸怀,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通晓国际“游戏规则”,具备跨文化操作能力和世界眼光。而要达到这些素质的前提条件,必须具备有较高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否则,要成为一名国际化人才就是空谈。因此,信息素质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

  2.4  信息素质是培养科研人才科研素质的基石 

  据美国科研基金委员会、凯斯工学院研究会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用在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完成该科研课题时间的50%,而计划思考时间占7.7%,试验和研究时间占32%,编写研究报告的时间占9.3%[4]。由此可见,查找和阅读信息资料的重要性,若不收集国内外研究进展,往往出现初步、重复的研究,更谈不上科研效率了。因此,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就等于提高了科研效率。

  信息素质是人应具备的素质,是科研创新的基本技能。培养人的信息素质的重任,已经的落到了我们信息工作者的肩上。我们应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更好地予以实施。

  :

  [1]张永军.浅析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人[J].情报杂志,2004,(5):8889,93.

  [2]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4226.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M].

  [5]冯之俊,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