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防治产后出血32例分析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摘 要] 目的:探讨防治剖宫产术中出血最简便的方法。方法:用纱块填塞宫腔。结果:32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纱块宫腔填纱后均达到了止血的目的,且取出过程顺利,无一例发生纱块遗留及宫腔感染。结论:宫腔填塞纱块的方法简便有效,可在基层广泛推广。
[关键词] 产后出血;宫腔填纱;剖宫产
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急,常危及产妇的生命,术中必须迅速找出原因,当机立断,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传统的方法是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髂内动脉结扎,出血不能控制者最后切除子宫。这样既延误抢救的时机,又增加了出血量。我院采用纱布块宫腔填塞剖宫产术中出血3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住院产妇中,其中剖宫产382例,剖宫产时采用纱块宫腔填塞32例,年龄19岁~38岁,孕周36周~42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12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共24例。原因为:巨大儿8例,正常大小胎儿10例,双胎6例。其次为胎盘剥离面出血,共8例。其原因为:膜状胎盘2例,副胎盘1例,正常胎盘5例。填塞者出血量在650 ml~2 000 ml之间。
1.2 宫腔填塞的方法
采用此法的患者,其中31例胎儿娩出后即发生出血,首先立即采取人工剥离胎盘同时应用缩宫素。胎盘娩出后如子宫收缩乏力、伴明显出血,或胎盘剥离面有明显渗血者,再静脉滴入催产素,同时口服米索前列醇,如出血凶猛,可立即置腹塞于宫腔内进行填塞,观察5 min~10 min,同时可按摩子宫。5 min~10 min后抽腹塞。如子宫仍收缩差,伴出血,可将腹塞重新填入,同时备纱块准备填塞。我院所用的纱块规格约32 cm×34cm,将纱块浸于0.2%的甲硝唑液中浸湿,挤干液体,由器械护士将纱块打十字结拉紧,根据宫腔大小先接9块~15块,术者用卵圆钳夹住一端自宫底部由内向外紧填入宫腔,填至切口处,再用连接成条的纱块约5块填塞下段,先将纱块条的一端经宫颈管送至阴道,由下向上填至切口处,如上下端填不紧,可在此处续纱块,填紧后将上下段纱块条末端打结.观察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子宫切口。填塞时不能留空腔,以免造成隐性出血,宫腔大小不同所填纱块的数目亦不同,我院填塞中所用纱块最少者15块,最多23块。填塞时数清纱块数,填塞后记录所填数,24 h取出时核对纱块数。
1.3 术后处理
腹部包紧并用纱袋压迫,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注意宫底高度及阴道出血情况,预防感染。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宫腔填塞后出血控制,24 h后纱块取出顺利,无一例发生纱块脱开及遗留。取出纱块后无一例继续出血,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及宫腔感染。
2.1 32例中31例为术中填塞,1例患者术中子宫收缩不佳,经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后子宫收缩好,术中出血约200 ml。术毕再按摩子宫阴道内有大量血块及血液,约500 ml继续按摩子宫仍持续出血,立即填塞宫腔,出血被控制。
2.2 2例双胎患者,在产后24 h内取出纱块。其中1例产后5 h按摩子宫时阴道有大量出血约300 ml,按摩子宫仍持续出血,考虑填塞失败。入手术室,麻醉后拟行全子宫切除术,静脉点滴缩宫素20 U,口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后取出纱块,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转,观察2 h,阴道出血仅10 ml。另1例患者产后14 h,阴道持续出血,静脉点滴缩宫素20 U,口服米索前列醇200 μg。后取出纱块,子宫收缩好转,2 h阴道出血50 ml。
3 讨论
3.1 用纱布填塞子宫止血法目前尚有争议。从理论上讲,宫腔被纱布条填满后使子宫舒张,影响其收缩。但临床上此法能起到一定功效,不失为救急之法[1]。32例患者应用后证实宫腔填塞纱块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实为一种快速、方便、有效的止血方法。此法对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引起的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3.2 教科书及杂志推荐的方法均用特制宽6 cm~8 cm,长1 m~1.5 m的4层~6层大纱条填塞宫腔[2]。纱条准备后如未使用反复消毒可致纱条老化,资源浪费。有的受材料的限制,在无备用纱条的情况下,认为无条件填塞延误。我院改用填塞纱块后,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可及时果断地采取填塞。纱块填塞亦不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术中出血如行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结扎要求的技术高,一般的医生难以掌握。填塞时一定要到位,不能留空腔以免造成隐性出血。操作时应注意抓住时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填塞方法,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可避免因出血不止而切除子宫。
:
[1]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61.
[2]乐杰.妇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