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试验的两种方法的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娜,韩峰,鲁英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静脉血;指尖血;糖耐量试验

    [摘  要]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指尖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采取我院2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与指尖血进行糖耐量试验,2 h后静脉血与指尖血的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P<0.05实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糖耐量试验中静脉血的结果稳定性较好,干扰因素较少,是指尖血所不能取代的试验方法。

  [关键词] 静脉血;指尖血;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当胰腺β细跑功能正常时,机体在进食糖类物质后,通过各种机制的调节在2 h~3 h内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此为耐糖现象。是为了解胰腺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糖的调节能力。WHO标准化OGTT是:实验前3 d,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的糖含量不低于150 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 d前停用。试验前应空腹10 h~16 h,坐位取血后5 min内饮如250 ml含75 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 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整个过程不可以吸烟、喝咖啡、茶或进食。

  1  操作

  按照常规消毒,随机抽取门诊患者静脉血2 ml于真空促凝管中,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型号:CX5DELTA生产厂家:贝克曼公司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出品。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同时按照常规消毒,采取中指末梢血1滴后于纸片上,康培公司生产的快速血糖仪及配套检测卡。

  2  结果

  所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静脉血所测定的血糖值都要高于指尖血所测定的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两组试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随着测定的血糖数值的增大,差异也就越显著。可以认为静脉血的结果稳定性较好。是糖耐量试验中首选方法,指尖血的结果只作为使用。并且有3例患者2 h后血糖值(静脉血为14.3 mmol/L,13.2 mmol/L,11.31 mmol/L, 指尖血为12.2 mmol/L, 10.4 mmol/L, 10.9 mmol/L)。按照WHO诊断糖尿病的标准:2 h后的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按照指尖血的测定值诊断,就会有2例病人漏诊,给临床医生用药带来一定的虚假性。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4%,而老年人约10%。国外大都研究2型糖尿病,因后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2型患者常有胰岛素抵抗现象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我国以前普遍采用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自从1997年美国糖尿病(ADA)修订了诊断标准后,1999年WHO也发布相似的诊断标准[1]。ADA标准与WHO标准的差异在于ADA不主张对糖尿病患者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认为次试验的重复性差,但WHO不放弃OGTT,认为OGTT灵敏高于空腹血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机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其血糖浓度略有提高(一般不超过160 mg/dl),于2 h内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若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紊乱而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原值者,即称谓耐糖现象失常。临床上常对症状不明显的病人采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通过本次试验结果比较,发现静脉血所测定的血糖值都要高于指尖血所测定的血糖值。现在临床实验室大都采用血清或血浆测定血糖,测定结果可靠,值得推广。而血糖仪采用毛细血管全血标本测定,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跑内所含的自由水较少,且受红细跑比容及较多非糖还原物质的影响,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清或血浆大约低10%~20%,另外,血滴大小、操作者的手法及熟练程度均直接可影响血糖仪的数值多少,在临床上,若行动方便,血管清晰的人可采用静脉采血,而获得更精确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的用药。也适用于成批量工作之需要,适用于大中型,患者量多的情况,而血糖仪所需要用的指尖血,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门诊病人,血管不清时及重危病人的急诊抢救之需要,适用于家庭及小型医院的使用,血糖仪的操作者多数为非实验室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和上岗考核,即检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无从知晓。指尖血取代不了静脉采血法,建议众多的患者应定期到大型医院复查静脉采血法测定的血糖,同时也应定期进行血糖仪的矫正。

  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最近指出,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2]血糖仪测定的准确程度与检测卡的质量密切相关。方法对比结果,血糖仪测定值低于生化仪测定值,应警惕此类检测卡带来的虚假结果而延误[3]。在更换新批号检测卡之前做几次新旧检测卡的对比实验,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质量不一的产品无疑会对临床应用造成干扰,医务人员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责任心,有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

  [1]  Peport of WHO consult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J].WHO/NCD,1999:3133.

  [2]  Lazquez M D,Climent C.Comparison of out patient point of care glucose testing VS venous glucose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J].PR Health SCIJ,2003,72(4):385389.

  [3]  李晓新,林琴,彭科凤,等.快速葡萄糖测定仪使用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