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预防与治疗
【关键词】 慢性咽炎;预防;
[关键词] 慢性咽炎;预防;治疗
Prevention and Treated of Chronic Pharyngitis
Key words:Chronic pharyngitis;Prevention;Trent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之共同通道,外界各种理化因素、生物因素极易损害咽黏膜,导致咽黏膜发生急性炎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即可转化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城镇居民发病率高于,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可为局部炎症,也可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1]。患者主要表现咽腔干燥、异物感、发痒感、刺激性咳嗽等,病程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由于慢性咽炎病因复杂,根据本人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谈几点防治措施。
1 慢性咽炎与局部病灶
1.1 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指腭扁桃体的慢性炎症,分增生型、纤维型和隐窝型。增生型多见于儿童,扁桃体实质内的淋巴组织及结缔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增多,扁桃体体积增大;纤维型多见于成人,扁桃体间质内有纤维组织增生,隐窝口阻塞,扁桃体淋巴组织萎缩,扁桃体体积缩小;隐窝型也多见于成人,扁桃体隐窝及淋巴滤泡有明显慢性炎症表现,淋巴组织瘢痕化,隐窝口被瘢痕组织封闭而引流不畅,隐窝内大量脱落上皮、细菌、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聚集形成黄白色干酪样物质。慢性扁桃体炎可出现与慢性咽炎相同的临床症状,只要有慢性扁桃体炎就一定有慢性咽炎,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应首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可考虑行扁桃体摘除术。
1.2 其他疾病
慢性咽炎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鼻窦疾患导致鼻腔阻塞、张口呼吸,加上炎性分泌物的刺激,久而久之,即可诱发慢性咽炎。因为鼻腔黏膜(呼吸区)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每天大约可以分泌1 000 ml左右的液体,内含溶菌酶),对外界空气具有加温、加湿及清洁作用,鼻的呼吸对保护以下呼吸道免遭损害极为重要。因此,临床上对于鼻腔、鼻窦疾患要早检查、早治疗,可达到防治慢性咽炎的目的。
2 慢性咽炎与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主要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缺铁性贫血、心脏病、肝病、肺结核等,均可诱发慢性咽炎。临床上应详询病史,查找原因,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才能防治慢性咽炎。
3 慢性咽炎与职业、环境、刺激因素
3.1 职业因素
主要见于教师、歌唱者、叫卖商贩等。由于过度发声,出现咽腔干燥,而教师长时间粉尘刺激,均可导致咽黏膜受损,从而引发慢性咽炎。减少发声和粉尘刺激对预防慢性咽炎极为重要。
3.2 环境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主要是空气和食物的污染。空气污染见于污染,室内装修材料甲醛、苯含量超标,汽车尾气,加上生态的破坏;食物污染见于食物内化肥、农药过量,这些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极大,不仅会引发肿瘤和其他全身性疾病,而且慢性咽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因此,减少公害、保护环境乃是预防慢性咽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3.3 刺激因素
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慢性咽炎与刺激因素关系相当密切,主要是烟酒刺激和辛辣食物的刺激,患者往往在接触刺激因素以后症状加重或急性发作。戒烟忌酒、禁辛辣食物可减少和预防慢性咽炎的发病。
4 慢性咽炎与过敏因素
慢性咽炎患者发病如果有一定的季节性或随着环境的改变症状出现或加重,则应考虑过敏因素。有些患者可能伴有鼻腔黏膜或下呼吸道黏膜的过敏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抗过敏或查找致敏原采取脱敏疗法。
5 儿童慢性咽炎
儿童时期(8岁以前)咽部有一淋巴组织团(位于鼻咽顶部)称咽扁桃体,又称增殖体,感染后体积增大,堵塞后鼻孔,造成鼻腔阻塞,张口呼吸,长期可并发慢性咽炎。另外,增殖体肥大还会导致颅面骨发育异常,形成“增殖体面容”,所以,临床上一旦确诊,要及早施行增殖体刮治术。
综上所述,慢性咽炎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与邻近器官之病变。局部治疗可用含化剂(如杜灭粉喉片、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咽黏膜肥厚者可用3%硼酸甘油局部涂抹,如果伴有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临床上采用微波治疗(消除增生的病变组织)可使症状明显减轻。另外,有人曾用转移因子治疗慢性咽炎,其治疗方法:转移因子3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分点注射于咽部黏膜下,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有人提出转移因子对慢性炎症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一是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功能。转移因子是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因子,可将供体的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使后者的淋巴细胞转化并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从而获得供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此外,尚能促进干扰素的释放。转移因子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避免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及防止存在于咽部的致病菌导致咽部感染,而咽部注射转移因子因直接进入咽部淋巴组织,使淋巴细胞较快的转化并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因而显效快、作用强;也可使吞噬细胞聚集于病灶部位并增强其吞噬作用;尚能剌激咽部腺体分泌,改善咽干等症状[2]。总之,慢性咽炎应针对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1]王正敏,陆书昌.耳鼻咽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787.
[2]左志文,来向阳,王翠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