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瘢痕挛缩的治疗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李文慧 刘莎,黄大伟

【关键词】  手部;瘢痕挛缩;

  [摘  要] 目的:探讨手部瘢痕挛缩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施行手术患者69例(81只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手术,81只手全部治愈,功能优良率达82.6%,术后发生皮片坏死1例(1只手),未发生感染及手指坏死。结论:手术松解瘢痕挛缩及植皮、皮瓣术和术后配合体疗、理疗等功能锻炼,是恢复手功能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手部;瘢痕挛缩;治疗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对69例手部瘢痕挛缩患者进行整形治疗,术后手部外观和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69例共81只手,男48例,女21例。年龄2岁~36岁。热力烧伤64例,高压电击伤2例,毒蛇咬1例,刀割伤2例。手掌瘢痕27只手,手背瘢痕54只手。手术矫形距受伤时间3个月~20 a。

  1.2  治疗方法 

  轻度挛缩畸形57只手,切开或松解瘢痕后,充分松解皮下及挛缩的掌腱膜,其中条索状瘢痕多“z”成形 ,指蹼yv成形或z成形,虎口四瓣、五瓣或z成形术,继发创面游离皮片移植;重度及极度畸形24只手,严重关节囊挛缩、关节脱位者行关节融合,其中刀割伤合并指深屈肌腱断裂者行掌长肌腱移植,而高压电击伤者切断指浅屈肌腱及侧副韧带;关节不稳定者行克氏针固定术;继发创面游离皮片创面基底有神经、肌腱、血管裸露者应行皮瓣修复。手部瘢痕畸形手术矫正后,应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必要时带支具或使用抗瘢痕增生药物。

  1.3  手功能评定标准[1]

  优:能分指、握拳、拇指对掌,不再需做整形手术,能恢复正常工作;良:指蹼有粘连、握拳障碍、拇指尚能对掌、指尖不能触及手掌,可生活自理,还可通过整形手术能达优者;差:指蹼重度粘连、分指障碍、仰指畸形、拇指对掌障碍或呈爪形手,经手术能达到生活自理。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手术。81只手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18个月,其中功能优者20例,功能良者37例,功能差者12例,优良率82.6%;功能较差者,多为严重挛缩的病例。术后发生皮片坏死1例(1只手),皮瓣远端1 cm坏死1例(1只手),均经局部引流换药及抗炎治疗治愈,未发生感染及手指坏死。3例术后因缺乏有效的功能锻炼,再度出现挛缩畸形。

  3  讨论

  3.1  手部瘢痕特点 

  手背比手掌受伤机会多,损伤波及肌腱、骨者多。临床上常见指间关节过度屈曲,掌指关节过度背伸。手掌向前突出,拇指内收,掌弓消失或指蹼粘连。手掌瘢痕挛缩表现指屈曲、指掌粘连呈握拳状,失去功能[2]。故尽早消灭创面,早期活动是最大限度地保存手部功能的根本措施。

  3.2  与早期的关系 

  本组病例均系在基层早期处理不及时或病人延误治疗,因而发生感染,使创面加深,残留的上皮组织被破坏,肉芽组织增多,以致愈合缓慢,瘢痕组织增多而挛缩严重,或愈合后未能及早体疗或理疗等功能锻炼,加重瘢痕挛缩与畸形,为了预防和减轻瘢痕挛缩、畸形,手背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后早期应行切痂植皮术,人们已达成共识[3,4],对烧伤累及掌指关节而指侧皮肤大部分完好者,在植皮的同时施行指蹼成形术,可大大减少后期指蹼过浅、狭窄或双蹼畸形,降低爪形手的发生率,尽可能使手外形及功能得到一次性恢复,避免再次手术整形。若有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5],则用邻近软组织瓣覆盖,以确保植皮成活。植皮时皮片上可开小孔以利引流,术毕应加压包扎。

  3.3  手术处理 

  手部,特别是手背部瘢痕挛缩畸形,应尽早手术治疗。对于小儿患者,手部长时间的瘢痕挛缩可影响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及骨骼的发育,可考虑创面愈合后3个月内进行整复术[6]。严重手部瘢痕挛缩,常不能通过1次或2次手术治愈,需多次手术矫形。手部瘢痕畸形手术要有计划的进行,如手掌、手背同时有瘢痕挛缩时,应先做手背面,后手掌面。有神经、肌腱损害者应首先用皮肤及软组织覆盖,然后再做神经、肌腱修复或移植。

  手术方法:手术应将手掌、手背侧和指蹼处等影响功能的瘢痕一次性切除,顺皮纹在手指侧面及大、小鱼际处作锯齿状切口。对于条索状瘢痕或指蹼间蹼状瘢痕,采用z形切口,即能松解瘢痕,又可通过局部皮瓣覆盖创面。长时间的瘢痕挛缩特别是幼年时期造成的挛缩可以影响到肢体肌肉、肌腱、血管、神经以及骨骼组织的发育,造成短缩的畸形。必要时,可行肌腱延长、关节囊切开、关节韧带切除等辅助手术以达到充分松解[7]。

  继发创面的修复:瘢痕切除后直接缝合,局部皮瓣转移,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覆盖应首选游离皮片移植,轻度畸形时皮片移植为绝对适应证,条件是基底部有较好的软组织。较大面积的创面可以一次性植皮修复,即使在一些重要部位,为防止深层重要组织暴露,而保留小面积薄层瘢痕组织的情况下,中厚植皮仍可存活。但如果肌肉、肌腱、大血管、神经和骨骼等外露,则需皮瓣或皮管来覆盖。

  3.4  术后早期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功能与外形的恢复,尽管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如果不注意术后体疗和理疗,功能恢复仍不理想。手部术后功能的优劣与创面修复时间、皮片厚度、植皮成活率有关,早期体疗和理疗的正确应用也十分重要。手术仅减轻瘢痕,要获得理想的功能,必须尽早辅以体疗及物理疗法。通过功能锻炼,辅以按摩、红外线照射等措施,有助于术区皮肤及周围瘢痕加速软化与松解。笔者认为在皮片成活、拆线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这样可预防皮片挛缩和因制动而引起的关节僵硬。练习时应逐渐加大难度,主动与被动练习相结合,并辅以理疗。早期带弹力手套连续压迫,对防止皮片水泡及瘢痕增生有一定作用。

  

  [1]王炜.整形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091514.

  [2]孙永华.手部深度烧伤的治疗[J].医刊,2005,7(总391):78.

  [3]孙永华.我国手烧伤治疗五十年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00,16:325326.

  [4]陈璧.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01,17:89.

  [5]孙要文,张振信,杨旅军,等.高压电烧伤创面的早期修复治疗(附85例报告)[J].中国医学杂志,2000,10(12):8182.

  [6]王景德.烧伤后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7,(4):278.

  [7]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