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和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立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护理


  Experience of Cure and Nursing Care in 67 Cases with Accute Mi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Acoute miocerdialinfarction;Cure,Nurse

  急性心肌梗死(AMl)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之一,其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1]。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AMI患者67例,由于及时,护理措施恰当,效果满意,现将救治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7例,其中男48例,女19例,年龄38岁~86岁,平均年龄64.5岁;病变位于前间壁18例,广泛前壁15例,正后壁9例,下壁14例,心内膜下11例。经精心救护,治愈60例,占89.7%,死亡7例,占10.4%。入院后行积极的抗心肌梗死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如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扩冠状动脉、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溶栓等。

  2  结果

  本组51例临床治愈,11例明显好转,但有陈旧性波,5例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休克、心力衰竭,医治无效死亡。

  3  护理

  护理方法患者一入抢救室,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 L/min~5 L/min,若伴有急性左心力衰竭竭予以30%乙醇湿化吸入,氧流量加至6 L/min~8 L/min,同时做全导联心电图,作出初步判断。

  3.1  镇静止痛  AMI所致疼痛,由于剧烈持续时间久,常使患者情绪波动很大,感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且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加重心肌缺氧,促使梗死范围扩大,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休克[2]。因此,迅速镇静止痛极为重要。我们习惯应用吗啡3.33 mg~5 mg加生理盐水10 ml静脉注入,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尤其是老年人,并静脉滴硝酸甘油。

  3.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为保证静脉通路通畅,我室抢救时均开辟3条静脉通路,一条是股静脉置管,用于静脉泵入升压药物;另两条各在双臂粗静脉置留置针,一条用于抢救用药,另一条专供采血用。

  3.3  药物  抢救患者应用止痛药物的同时,静脉输入极化液5%葡萄糖500 ml加胰岛素6 U~8 U,加10%氯化钾10 ml~15 ml,改善心肌缺血,补充缺血后钾的丢失,效果良好,一般应用7 d~10 d。

  3.4  心电监护  主要是心电、呼吸、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颤等并发症,早期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3.5  急救仪器的准备  将除颤器、人工呼吸机、吸引装置、氧气装置等所需物品放在床旁合适位置,并预先将导电糊涂在电极板上,发生室颤立即给予非同步电除颤,提高电除颤成功率,同时严密观察有无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如出现立即报告医生,并按有关常规进行抢救护理。

  3.6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律、心率变化  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如血压下降、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溶栓治疗还可出现出血、过敏反应、再梗死等并发症。整个救治过程需密切观察,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做好抢救准备。

  3.7  出院指导  认真做好出院指导是防止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我们对出院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出院指导。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经过2个月~4个月的一般体力锻炼后,6个月后可酌情恢复工作,但应注意避免过劳过累;保持心情愉快、开朗;戒烟,少食含胆固醇的食物,防止过度肥胖,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并定期到复查;注意控制高血压及防治心功能不全,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的知识,使患者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4  讨论

  AMI患者恢复的情况及时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有关,尤其是对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周密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对67例AMI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我认为,患者只有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才能挽救濒死的心肌,挽救生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
    [1] 高润霖,朱文玲,胡大一,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2] 逢俊桃,张粉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1B):2359?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