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治疗良性宫颈疾病110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嵩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电切;良性宫颈疾病

  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对110例宫颈良性病变采取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年龄21岁~50岁,平均年龄40岁;85例无生育要求,4例未生育。临床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法(TCT)为良性细胞改变93例,TCT细胞学异常和临床表现可疑者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病检查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9例,CINⅡ级2例,6例宫颈肌瘤。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血常规、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丙肝、梅毒、白带常规检查正常,手术时机选择在月经干净3 d~7 d。

  1.2.2  手术方法  采用沈大直径9 mm宫腔电切镜及高频电源发生器,切割电极功率80 W~100 W,电凝电极功率为50 W~60 W,冲洗降温介质为5%葡萄糖液,自动膨宫泵,压力120 mmHg~150 mmHg,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窥器暴露宫颈,宫颈作碘实验确定病灶范围,并行利多卡因宫颈神经阻滞麻醉。扩张宫颈,置镜全面观察宫颈及颈管内病变情况,确认颈管内病变位置、大小、数目及蒂部情况。对颈管内息肉、肌瘤患者,采用环行电极顺行切除法逐个切除病变,深达病变基底部[1],滚球电极电凝止血。对宫颈重度糜烂、肥大、那氏囊肿及颈管黏膜外翻患者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切割范围超过正常宫颈组织1 mm,切割深度5 mm~7 mm,病变浅者切割后宫颈呈“浅坛”状或“蘑菇头”状,病变深者呈小锥形。对CIN Ⅰ级~Ⅱ级,颈管切割深度为15 mm~20 mm[2],颈管外口将碘不着色区外3 mm~5 mm切除,切面呈锥形。对带蒂的宫颈赘生物自其蒂部切除,对较大赘生物,先用卵圆钳拧除后,再切除其蒂根部,切除组织定位送病理检查,如有较大血管出血,用球形电极创面电凝止血。术后阴道填塞无菌纱布,6 h后取出。口服抗生素1周,禁性生活2个月,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各复查1次,只要观察宫颈结痂脱落情况,阴道分泌物性状及宫颈形态,前2次复查时,用探针探查宫颈管预防宫颈粘连。

  1.3  疗效判定

  1.3.1  慢性宫颈炎  术后8周做疗效判定。治愈:宫颈糜烂面消失,宫颈光滑,宫颈恢复正常大小;有效:糜烂面改善Ⅰ度以上,宫颈肥大减轻,有残留病灶;无效:前后无变化。

  1.3.2  判定标准  CIN术后半年无CIN病变为治愈,术后1年内有CIN病变为病变残留,术后无CIN病变,1年后病变出现为CIN病变复发。

  2  结果

  110例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 min~20 min。术中出血1 ml~20 ml,无明显疼痛感,有部分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感。术后病理结果均与术前诊断相符,大部分患者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持续2周~3周后消失,2例术后2周内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为血管结痂脱落出血,行电凝止血。术后均无感染症状,无一例出现宫颈管狭窄及粘连。110例均于术后常规复查,106例宫颈光滑,恢复正常形态,治愈率96.36%。

  3  讨论

  宫颈良性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颈管息肉、颈管肌瘤等,药物常常无效。以往多采用微波、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使宫颈局部表皮细胞坏死、结痂、脱落,新生上皮覆盖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对于颈管内病变,由于位置较深、病变隐匿无法直视,常为宫颈病变诊治的盲点,所以对于病变较深及颈管内病变往往治疗效果欠佳。宫腔镜电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单极电刀对人体组织产生电效应来达到切割、凝固、止血的功能。宫腔镜电切术可直视病灶并将组织放大,使切割更准确、更彻底,不至于遗漏病灶或切割过度。为防止术后复发,术中注意那氏囊肿一定将囊壁切除,若囊肿较大仅能切除部分囊壁者需打开囊腔,滚球电极电凝囊壁,颈管息肉需切至息肉的根部。宫颈组织多为纤维组织,其内血管丰富,收缩能力差,通常在宫颈手术中出血多,而使用宫腔镜电切在切割同时电凝止血,即使有较大血管出血或出血部位较深时,也可在宫腔镜下清晰看到具体的出血部位,准确地用球状电极电凝止血,因此宫腔镜电切术中视野清晰,出血少。宫腔镜电切后排液时间1周~3周,量少,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为预防感染,术后可口服抗生素。术后出血主要原因是结痂脱落或创面感染,预防脱痂出血的关键是把握电切范围及深度,即:电切组织要完全,又不宜将宫颈切得太深、太广。术中电凝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凝固坏死组织增多,加重术后排液量及延长排液时间,增加感染机会,脱痂出血也会增加。术后宫颈口狭窄甚至闭锁常发生于绝经后患者,本组中无一例发生,这与严格选择病例、注重手术操作要点及技巧、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止血、及时扩张宫颈管、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强调术后随访等有关。随访:宫颈病变为慢性炎症者,治疗后随访与评价手段以妇科检查及细胞学检查为主,CIN患者必要时需辅以阴道镜及组织学检查。CIN患者保守性手术为浸润性宫颈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倍,故对CIN行保守手术者术后应至少追踪10 a[3]。总之,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不损伤宫颈机能等优点,且操作简单安全,可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进行,治愈率高,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1] 夏恩兰.宫腔镜手术[M].见:夏恩兰,主编. 妇科内镜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4?115.

  [2] 卞美璐,刘树范.子宫颈疾病的诊治[M].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13?219.

  [3] Soutter WP,de Barros Lopes A, Fletcher A,et al.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after conservative therapy for cervical int raepithelial neoplasia[J]. Lancet,1997,349:97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