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晓霞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研究加强护理对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9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颅脑手术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 d,无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神经导航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手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神经导航 颅内肿瘤 护理
    神经导航手术系统的设计源自太空追踪定位系统。它集近年来立体定向、机影像学、红外线信号追踪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产物于一体,在手术前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患者颅脑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制订完善的手术计划。在手术中,导航系统能引导手术显微镜自动寻找病变位置,随时动态反馈手术进程,指导手术医生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神经、血管等结构[1]。我院在2004年11月至2006年5月期间应用神经导航引导进行9例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女3例,男6例,年龄30岁~69岁,平均年龄46.5岁。病变位于额叶右顶叶2例,左额胼胝体嗅沟、左颞、左顶枕、三脑室和小脑各1例,幕上脑积水2例。
    病例中术后住院时间7 d~16 d,平均住院9.8 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2  术前护理
  2.1  常规护理 
  患者手术前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
  2.2  术前宣教 
  在医生手术谈话之前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作简单的导航知识宣教,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向患者讲解全麻术前8 h禁食禁饮的重要性,术晨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以及术前针的作用。说明头皮标志物作为术中与术前影像配准的基点,如发生移位将影响手术按计划进行。向患者介绍头皮标志物的保护知识。
  2.3  术前准备 
  术前1 d剃去头发,用温水洗净头皮。根据定位前的头颅CT和MRI扫描结果,于头皮粘贴4个~8个标志物(含氯化镁的熟料定位标记点),然后进行MRI扫描(层厚1 mm),为无间隔冠状和矢状连续扫描。将扫描资料通过光盘输入导航系统,重建头颅三维图像。
  3  术中配合
    在做好常规开颅手术准备后,协助医生安装头架,摆放导航仪与手术床的位置,安装调整并布局好红外线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术中要求参考头架、参考棒上的反射球与红外接受器之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免影响系统工作。
  4  术后护理
  4.1  颅内压(ICP)的监测 
  由于颅腔狭窄,脑组织结构紧密,手术切除肿瘤对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侵袭,术后12 h~72 h是脑组织水肿的高峰期,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对掌握脑灌注压及能量供应极为重要,尤其是预防因脑水肿而致的脑干移位和脑疝发生有特别的意义[2]。患者在术后均行ICP监测3 d~5 d。
  4.2  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以及肢体活动的变化
  脑外科手术后对患者瞳孔变化的观察非常重要,瞳孔的变化常提示颅内有继发性出血[2]。而患者术后24 h神志状态的恶化则高度怀疑颅内血肿的发生,应尽早做CT检查。肢体活动也是反应术后水肿、出血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影响到肢体活动部位的肿瘤患者要经常观察其功能区对应的肢体活动的变化。及时发现继发性颅内出血及脑水肿,对预后至关重要。
  4.3  头架固定创口的护理
  头架固定创口,是钻孔而成,未经缝合,多采用无菌棉球压迫,胶布固定保护,常有血性液体渗出。应经常观察液体渗出量及有无皮下水肿,12 h进行创口皮肤消毒,及时更换敷料。为防止创口感染,必要时可再次剃光发根,改善局部环境。告诫患者严禁手抓或压迫创口,保护结痂,以利于创口早日愈合。
  4.4  主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使用导航系统切除肿瘤对颅内损伤较小,但再精细的手术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副损伤[3]。在手术后应勤巡病房,必要时专人守护,以及时观察并发现并发症的前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理。手术的并发症与手术区域及进入路径紧密相关,常见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尿崩症[4]等。
  4.5  术后康复
  颅内肿瘤因其发生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可能伴有癫痫、偏瘫、失语或认知障碍,精神压力很大,对康复极为不利。护理上应该根据患者显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措施。将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讲解,定期进行影像检查,调整好患者的心理,帮助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  讨论
    由于患者对神经导航这一新技术、新设备了解很少,在实践中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使患者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导航手术,信任导航手术,能够积极配合手术,并在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下不丧失的信心。
    神经导航系统的使用是传统手术理念的进步,与传统有框架的立体定向系统比较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它使得手术的定位更精确、侵袭性更小,减少了手术时间、开颅颅骨骨窗、术后监护及住院天数,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病灶往往能全切除,减少伤残及肿瘤复发率。
    本研究表明加强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术后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1]覃仕英,谢莉,张丽,等.神经导航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6):48?49.

  [2]张和妹.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切除手术颅内肿瘤患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应[J].生物磁学,2005,5(4):37?38.

  [3]王忠诚.二十一世纪的神经外?微创神经外科学[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1):1.

  [4]韦宏,任正华,张雯.神经导航在颅脑微创手术中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