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中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占第2位,脑卒中存活者致残率高达72.5%~75.0%[1,2]。据临床观察,近年来,中青年脑卒中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但从原因分析,有许多可干预因素。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22岁~50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护理干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22岁~50岁,平均年龄36.02岁,其中30岁~50岁32例,占76.2%;42例均为首次发病;基础疾病:高血压病12例,高血脂症16例,器质性心脏病8例,糖尿病6例;存在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吸烟(20余支/d并持续2 a以上)16例,长期嗜酒18例。
1.2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其中动态起病28例,静态起病14例,有不同程度头痛、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及偏身感觉、运动障碍。除意识不清5例外,入院时均有烦躁、焦虑、悲观等情绪反应。
2 护理干预
2.1 积极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促进自我保护
年轻人对自身健康不重视,而医护人员也没有把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作为监护对象,总认为脑卒中好发老年人。因此,必须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图片、科普小册子和健康课堂,介绍高血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教会其自测指尖血糖、自测血压。
2.2 增强患者按时服药的依从性
遵医嘱长期服药是控制基础疾病的关键,青年人往往做不到,服药的依从性差。护理人员宣教时,要求患者按医嘱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减少药物的剂量或停止服药,并取得家属的监督和配合。
2.3 指导患者戒除烟酒,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量饮酒则会导致高血压、血液高凝、心律失常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2.4 指导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高血压患者给予低盐饮食,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热量的控制及营养的搭配,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可用糖精、木糖醇或其他代糖品[3]。适当加强锻炼,改变好静不喜动的生活方式,此外,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促进器官组织的正常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5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本组病例均为首次发病,突然生活不能自理,往往引起烦躁、焦虑、自卑、内疚,不与外界交往,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和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主动和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主诉。
3 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讲述并强调控制基础疾病、改变不良行为方式与脑卒中发生关系。本组病例中除4例死亡(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大面积脑梗死伴脑疝而死)、2例自动出院外,36例患者及家属均接受各种形式的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患者重视对基础疾病控制,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不良行为方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
4 讨论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只要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降低危险因素,是可以降低发病率和再发率的[4]。我国有关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暂还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仍未能达到系统化、个体化和高质量。为了让患者得到持续的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干预工作不应仅局限于,更要面向社区,与社区护理相结合,使患者得到完整、连续、全面的保健和护理。
【】
[1]戴红,王戚,于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率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康复医学杂志,2000,15(6):344?347.
[2]董如训,苏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8?300.
[3]李宏建.食用水果和蔬菜与卒中风险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J].国际脑血管杂志,2006,14(4):269.
[4]孙锦平.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6(20):256?257.
下一篇: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