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抗突变和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余甘子 微核 肿瘤 抗突变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又名油甘、望果、余甘果,含有12种维生素、16种微量元素、16种氨基酸, 还含有大量的超氧化岐化酶(SOD),具有健胃、消食润肺、生津、收敛止泻、清热降火、解毒、消滞止咳、解除疲劳等作用,作为药食两用水果,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也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本研究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率及S-180和H-22小鼠移植性肿瘤为观察指标,对余甘子的抗突变和抑制肿瘤的药效作用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余甘子鲜果采于云南楚雄州。称取余甘子鲜果,榨取果汁备用。试验动物为昆明种小鼠,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180和H-22瘤细胞株均购自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1.2 实验方法
1.2.1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健康雄性小鼠40只,体重为20 g~25 g,随机分为四组,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0只。余甘子高、中、低剂量分别为0.06 ml/g、0.04 ml/g、0.02 ml/g ,经口灌胃,连续30 d,对照组同时以蒸馏水灌胃。试验末期(最后2 d), 余甘子各组及阳性对照组经口给予致突变物环磷酰胺(40 mg/kg·体重)2次(中间间隔24 h)。第2次给予环磷酰胺后6 h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股骨骨髓常规制片,每只小鼠计数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计数微核率,以千分比表示。结果采用泊松分布统计法处理。
1.2.2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健康雄性小鼠40只,体重为20 g~25 g,分组和受试物剂量均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经口灌胃,连续30 d,第17天余甘子各组及阳性对照组经口给予丝裂霉素C(2.0 mg/kg·体重)1次, 余甘子各组继续给予受试物13 d后处死动物,处死动物前6 h腹腔注射秋水仙素(4.0 mg/kg),取动物双侧睾丸,去被膜,分离曲细精管,用0.1%的柠檬酸钠低渗,甲醇和冰醋酸(3∶1)固定,制片,Gimese染色,油镜镜检各组分散良好的初级精母细胞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类型。结果采用泊松分布统计法处理。
1.2.3 动物移植性肿瘤试验
1.2.3.1 余甘子对S-180小鼠抑瘤试验
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0 g~25 g。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2只动物,余甘子各组剂量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经口灌胃,灌胃第13天,在无菌条件下,于右侧腋窝皮下接种S-180肿瘤细胞悬液5×106细胞0.2 ml,接种后继续余甘子灌胃,11 d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称重。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处理。
1.2.3.2 余甘子对H-22小鼠抑瘤试验
雄性昆明小鼠,体重20 g~25 g,动物分组和剂量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经口灌胃,第13天在无菌的条件下,于右侧腋窝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5×106细胞0.2 ml,接种后继续余甘子灌胃,11 d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称重。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余甘子高、中、低剂量组的微核率分别为26.8‰、27.9‰、29.6‰,均低于阳性环磷酰胺对照组3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见表1。表1 余甘子汁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略)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2.2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余甘子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均低于阳性物丝裂霉素组,结果见表2。表2 余甘子对丝裂霉素诱发的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略)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
2.3 余甘子对肿瘤的抑制效果
2.3.1 余甘子对小鼠接种S-180瘤细胞后肿瘤生长的影响
余甘子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见表3。表3 余甘子对S-180瘤细胞小鼠瘤重的影响(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2 余甘子汁对小鼠接种H-22瘤细胞后肿瘤生长的影响
余甘子汁各剂量组小鼠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见表4。表4 余甘子对H-22瘤细胞小鼠瘤重的影响(略)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微核是染色体受损后的染色体片段,其频率高低可反映细胞DNA受损的程度,因此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是反映体细胞接触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遗传毒性的敏感指标。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是反映生殖细胞DNA损伤的敏感指标,而DNA损伤是组织癌变的重要机制,与癌症发生的危险性相关。本研究发现, 余甘子在剂量为0.06 ml/g、0.04 ml/g、0.02 ml/g时,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余甘子对致突变剂诱导的小鼠体细胞突变有拮抗作用。余甘子高、中、低在剂量,对丝裂霉素诱导的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有抑制作用,说明余甘子对化学物诱导的生殖细胞损伤也有保护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研究发现, 余甘子对S-180和-22瘤细胞移植性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余甘子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物质生成,提高人体内cAMP、cGMP的水平,间接起到抗癌作用,除了维生素C外,可能还有其他活性物质参与协同抗癌作用,这些物质可能是多酚类、有机酸、还原糖、SOD、微量元素硒等[2]。余甘子对机体DNA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复制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余甘子作为较有前途的防癌剂,值得进一步验证开发。
【】
[1]刘基柱,房志坚,何新荣.常用中草药鉴别与应用彩色图谱[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2,2:191?193.
[2]梁仁,郭姣.中药营养学[M].广州:广东高等出版社,1999,12:268.
[3]吴雪辉,谢治芳,黄永芳.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和保健功能作用[J].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70?71.
上一篇:MRI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