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宋丽君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并发症 护理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该骨折部位特殊,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故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的162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62例,其中男78例,女84例,年龄60岁~88岁。
  1.2  骨折部位分型及方法 
  头下型骨折21例,头颈型骨折9例,经颈型骨折71例,基底型骨折61例。其中保守治疗45例,加入螺纹钉和多根螺钉内固定治疗55例,行股骨头和全髋置换术62例。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最长45 d,最短15 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全部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情志)护理
  
  2.1.1  人的精神活动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对突然的意外伤害应激能力低下。因而他们对受伤感到恐惧、悲观,担心致残影响今后的生活,害怕拖累家人,特别害怕遭子女的遗弃,入院后,他们显得烦燥不安。针对这样的情志,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对老年患者必须关心和尊重。注意礼貌和态度,护理上要避免刺激,稳定患者的情绪,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开导他们,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多抽时间探视患者,避免他们感到孤独。因人施护,消除患者不良情志,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自觉配合治疗。
  2.1.2  认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 
  护士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需求要全面认识,掌握其共性的同时,应注意每个老年患者不同的需求特点,给予个体化护理。同时护理人员要细心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经常关心体贴患者,提高患者对骨折的认识,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主动配合治疗。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信心,增强治疗的信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掌握患者产生焦虑的心理因素,采取消除焦虑的措施来帮助患者建立不服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战胜疾病。
 
  2.2  专科护理
  
  2.2.1  牵引护理 
  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型骨折,老年患者都可用持续患肢牵引6周~8周 。需要手术治疗者,为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移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复位、减轻手术中出血,术前也可先行牵引治疗7 d~10 d,体位:皮牵引和骨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常用的牵引方法。牵引时肢体的位置是否正确与肢体功能恢复关系很大。骨牵引时将患肢放在勃郎氏架上,肢体呈外展内旋位。保持上半身处于床纵中轴线上,患肢外展20°~30°。而在牵引中最容易发生的错误往往是上半身偏离床的中线,而移位到患侧对边的床边上,产生形似外展,实为患肢与上半身同处于一条平行线上,没有达到外展的目的。皮牵引时,为防止患肢外旋可同时穿“丁”字鞋。皮肤牵引要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动或脱落,有无胶带过敏。鼓励患者取半卧位,作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关节和足趾屈伸运动。如用下肢牵引带牵引,在骨突部分垫棉垫,注意检查松紧度,观察骨突部位有无受压,肢端的血运和感觉运动情况。骨牵引时其牵引重量视情况适当调节,维持量一般为体重的1/7。牵引重锤必须悬空,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或滑脱。因此,我们每1 h巡视观察1次,发现卧位或牵引无效及时纠正。
  
  2.2.2  保持引流管通畅 
  本组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20例,均置负压引流管持续引流48 h。当班护士能经常检查负压球是否存在负压,引流管有无受压或扭曲,管腔内有无血块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便器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本组患者引流通畅,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创口均达Ⅰ期愈合。
 
  2.2.3  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
  保持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天用酒精棉球涂擦1次即可。针眼处有分泌物或痂皮需用消毒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本组无一例发生针眼感染。
  
  2.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3.1  预防褥疮的护理
  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最易产生褥疮。间歇解除局部皮肤受压是预防褥疮的重要措施,而定时翻身则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手段。采用腰背部间断牵引加身下置海棉垫以减轻骶尾部压迫的新方法,是有效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褥疮的措施。建立翻身卡,每2 h翻身1次,骨突部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早晚各用温水擦浴。会阴部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给患者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勿拖拽患者,以防擦伤患者皮肤。
  2.3.2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牵引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必须加强泌尿道的护理。对留置尿管者,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300 ml~500 ml冲洗膀胱,3次/d,每天更换尿袋1次。女患者用0.1%新洁尔灭擦洗外阴2次。老年人怕麻烦不愿饮水,应注意鼓励患者多饮水,2 000 ml/d~3 000 ml/d。尿量应保持在1 500 ml/d以上,达到生理性冲洗,促进细菌的排出,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2.3.3  预防坠积性肺炎
  行牵引的患者,宜采用低坡卧位,手术内固定术后血压平稳后改低坡卧位,3天后改半卧位。鼓励患者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和臀部或坐起,以增加活动量,促进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必要时给予行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预防呼吸道感染。
 
  2.4  功能锻炼
  骨折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而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
 
  2.4.1  早期功能锻炼
  即入院后或术后次日即可指导患者训练股四头肌收缩和做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锻炼时间为10 min/次~20 min/次,1次/2 h 。同时做健侧的抱膝运动,要求髋膝关节屈曲超过90°;健侧的直腿高运动,要求提高床面15°。
 
  2.4.2  术后功能锻炼
  行内固定者,一般在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下肢功能康复仪(CHP)进行锻炼,3个月后行走,逐步过渡到6个月后去拐行走。
 
  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告诉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是4个月~6个月,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一定要嘱咐患者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伤后4个月经X光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开始逐步负重。并嘱咐患者钙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可促进骨吸收与骨形成。告诉患者,吸烟和饮酒可使骨量减少,成骨细胞功能下降,是造成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帮助患者主动戒烟,少饮酒。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介绍加强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防止再跌倒发生骨折。
 
【】
    [1]化前珍,刘苏娥,张茹英.重视家属在老年患者临终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5):298.

  [2]杨述华,李进,刘国辉,等.髋臼缺损重建及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J].矫形外科杂志,2000,7(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