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技术诊断乳腺疾病的评价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隽,张书文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MRI;乳腺疾病;诊断


  Evaluation of MRI Technique in Diagnosing Mammary Diseases       
  Key words:MRI;Mammary disease;Diagnosis

    乳腺疾病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影像检查既往主要采用钼靶摄影和B超检查。但是,对一些微小病灶或(和)表现不典型的病变,尤其是对一些致密型乳腺或乳腺特殊部位的病灶,多中心、多灶性病变,乳腺临近组织侵犯,乳腺癌术后放疗局部复发,乳房成形术后随访等,钼靶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乳腺超声检查可以鉴别囊性和实质性肿块,也能检查出致密型乳腺中的肿块,但对隐匿性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不能发现微小钙化及小的肿块。

    随着MRI技术的广范运用,它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与顺磁性造影剂同时结合应用时,使乳癌与其他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本文就MRI技术诊断的优越性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1  乳腺MRI检查技术

  1.1  常规扫描 

  患者俯卧于检查床上,双乳悬垂于特制的乳腺线圈之洞穴中,乳腺MRI检查最佳时机为月经周期6 d~16 d[3]。用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2WI,结合脂肪抑制技术作矢状面和横断面成像,对于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成像,TR常选用250 ms~700 ms。TE为20 ms~50 ms,T2加权成像选择1 000 ms~2 000 ms,TE为60 ms~120 ms,层厚根据病灶大小而异,选择2 mm~5 mm。

  1.2  动态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形态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提高了,报告中,依据不同的诊断标准,增强MRI对乳腺疾病的敏感和特异性分别为86%~100%和37%~97.4%[4],MRI动态增强技术是自静脉内快速团注顺磁造影剂后对感兴趣区进行一系列快速连续扫描而评价其强化率的一种方法。造影剂选用GD?DTPA或GD?DOTA,剂量为0.1 mmol~0.2 mmol 每公斤体重。造影剂注入后立即根据定位像进行SET1加权像和3?D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横断面扫描,在注射对比剂后3 min~4 min,快速收集数据,观察病变的动态强化曲线及与腺体强化关系[5,6]。

  1.3  磁共振波谱(MRS)技术 

  MRS是检测活体内代谢和生化信息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乳腺MRS研究是通过检测乳腺不同病变内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一步描述乳腺病变的特征,增强对乳腺病变尤其是乳腺癌生化物质含量方面的再认识,提高乳腺疾病的确诊率[8,9]。近年来常用1H MRS波谱,用于进行各种代谢物含量的分析,在1H MRS波谱中,胆碱共振的明显升高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标准。MRS对磁场均匀性要求很高,所测感兴趣区(ROI)的磁场不均匀度必须<0.1。波谱测量前要进行匀场及水抑制调节,测量的MR信号通过傅立叶转换成MR波谱[9]。

  1.4  扩散加权成像(DWI) 

  DWI反映水分子的微观运动。主要通过对病变区域水分子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研究来分析诊断乳腺病变。先做乳腺MRI常规矢状位T2WI扫描,FSE序列。再行DWI,采用单次激发EPI技术。再利用功能软件测量DW图像,取病变中心层面,ROI略小于病灶,按ADC=1n(sb1/sb2)/b1-b2ADC值,分别计算扩散加权合成像及X、Y、Z轴3个方向DWI的ADC值[10]。

  1.5  MRI导向下定位穿刺活解[11] 

  乳腺MRI对发现乳腺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MRI导向下定位穿刺活解也是乳腺MRI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目前的穿刺针在GRE图像上还存在着较大伪影,它的性能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  MRI 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MRI以其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地将乳腺皮肤、皮下脂肪、正常腺体与病灶分开。多数乳腺肿块在平扫就能显示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12]。在T1WI乳腺肿呈高或稍低信号,T2WI由于病变内部细胞、纤维及含水量不同而展现信号特征较复杂。大多数良性病变T2WI上多呈高或低信号,因其内部结果多均匀,故信号一致,而大多数恶性病变其细胞的水含量较高,故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可根据病灶的形态,边界和强化物均匀性等形态学特征可以对大部分良、恶性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大部分恶性病变早期快速显著强化、良性病变则呈延迟缓慢强化或不强化。病变的动态强化特征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SI?Time曲线综合反应了病灶强化高峰出现的时间,最大强化率及造影剂清除情况,一般分为四型;A型,廓清型(快进快出型),峰值出现在120 s内,然后快速下降;B型,双相型(平台型),相对快速上升,峰值出现在120 s~240 s,其后呈平台状;C型,单相型,缓慢上升,无峰;D型,无明显强化。正常组织位为D型,无明显强化,良性病变多为C型,恶性病变以A型为主,也可为B型。综合MRI扫描的形态,信号特点,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并可较明确地区分瘢痕组织与癌组织[12]。

    磁震波谱分析,31P?MRS和1H?MRS的研究结果均显示,乳腺癌与良性病变或累及的乳腺组织相比,其胆碱组织明显提高。而且MRS也可辅助诊断良性的乳腺病灶,从而减少手术和活检率。据报道,单独使用平扫MRI,确诊率为81%,平扫及增强MRI,确诊率为92.9%,结合MRS则可达97.6%[11~13]。

  3  与常规钼靶检查相比,MRI技术诊断的优点与不足[14,15]

  3.1  优点 

  无放射线损伤;对乳腺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对钼靶X线片评价较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评估,以及乳房形成术后观察其位置,有无遗漏或并发症有一定独到之处;MRI以多方位序列,多层面扫描对乳腺深部病变的发现有重要价值,其空间分辨率高,对病变组织学特点显示好,特别是对于中心、多灶性病变敏感度高;能任意三维成像,使病灶定位更准确,显示更直观;对胸壁侵犯,胸骨后、纵膈及腋淋巴结转移的评价,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病变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良、恶性鉴别,并一定程度上了解血供,指导临床手术,减少术中出血;乳腺MRI检查,定位准确,对指导针刺活检有很大帮助。

  3.2  不足 

  MRI对微小钙化不敏感,尤其当钙化数目较少时;乳腺良、恶性病变在MRI图像上有一定的重叠之处,造成定性困难;MRI影像易受到呼吸、心脏搏动伪影的影响;设备比较昂贵,检查时间长,检查费用较高。

【文献】
    [1]Morris EA. Breast cancer imaging with MRI[J]. Radial Clin North Am,2002,40(3):443?446.

  [2]Rankin SC. MRI of the breast[J].BR J Radiol,2000,73(872):806?818.

  [3]Helbbich TH.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imaging of the breast[J].Eur J Radiol,2000,34(3):208?219.

  [4]娄路馨,彰俊杰,时高峰.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148?152.

  [5]Kuhl CK,Schild HH.Dynamic image interpretation of MRI of the breast[J].J Magn Reason Imaging,2002,12(6):965?971.

  [6]王守安,孙泽民,才艳玲,等.乳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485.

  [7]王莉,陆建平,王飞,等.乳腺恶性肿瘤MRI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839.
 
  [8]Coscin CP,Berman CG,Clark RA,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breast[J].CancerControl,2001,8(5):399?406.

  [9]Englander SA,Ulug AM,Brem R,et al.Diffusion imaging of human breast[J].NMRBiomed,1999,10(7):348?351.

  [10]江小红,狄道颖,王久华,等.MRI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价值[J].国外医学,2004,2:90?93.

  [11]Weinred JC,New stead G.MR imaging of the breast[J].Radiology,2002,196(9):541?549.

  [12]徐丽莹,孔祥泉.乳腺癌MRI诊断的价值及进展[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78?80.
  
  [13]Lineal A.Imaging of auxiliary lymph nodes[J].Ac ta Oncol,2000,39(3):277?281.

  [14]Orel SG,Schnall MD.MR imaging of the breast for the detection,diagnosis,and staging of breast cancer[J].Radiology,2001,220(1):13?30.

  [15]赵斌,王光彬.重视MRI在乳腺疾病中的重要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