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脑梗死39例临床与MRI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龙达志,刘年生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桥脑梗死

    【摘要】  目的  分析桥脑梗死的临床与MRI情况,探讨其诊断特点。方法  了自1999年1月~2004年11月本院住院病人桥脑梗死39例病人临床与MRI情况。结果  39例桥脑梗死病人平均年龄72.75岁,临床表现多样,易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糖、尿素氮升高、尿蛋白定性阳性,梗死平均面积0.61cm2。结论  桥脑梗死病人临床特点多样,少见典型桥脑综合征,临床特点由梗死部位及大小决定,诊断桥脑梗死MRI明显优于CT。

  【关键词】  桥脑梗死;临床;MRI
   
    由于桥脑固有的解剖结构,使桥脑梗死症状、体征变化多样,以往诊断困难,随着MRI应用于临床以来,上述情况发生了极大改变,下面就本院5年来MRI证实的39例桥脑梗死病人临床与MRI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人系1999年1月~2004年11月本院住院病人共39例均经MRI证实,男31例,女8例,年龄59~88岁,平均72.75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1例,2型糖尿病史5例,脑梗死史8例,脑出血史2例,梗死后出血史1例,4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均属急性、亚急性起病,浅昏迷4例,嗜睡2例,头晕、视物旋转6例,抽搐2例,小便失禁5例,单纯头晕8例,失语8例,交叉瘫3例,四肢瘫1例,水平眼球震颤2例,单肢瘫12例,Weber综合征2例,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轻偏瘫,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1例,经后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1.3  辅助检查 

  入院后均行EKG常规检查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5例,窦缓3例,左室高电压,肥厚8例,CRBBB 3例,实验室检查E4A、血脂、BS、BUN、尿蛋白情况如下,血钾偏低14例,血脂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中有一项升高即纳入)9例,血糖升高12例,入院后低血糖3例,BUN升高5例,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6例。

  1.4  MRI资料 

  39例MRI共发现梗死灶68个,其中1个病灶27例,2个病灶14例,3个病灶3例,4个病灶1例,可测量大小病灶共51个,大小从1.2cm×0.2cm~1.1cm×2.4cm,平均面积0.61cm2,病灶呈点状、圆形、椭圆形、条索状、斑片状,合并脑萎缩8例,非桥脑区腔梗24例,脑梗死8例,脑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1例,梗死后出血1例,SAH 1例。

  2  讨论

  由于桥脑体积小,传导束高度集中,脑神经核团密集,体积较中脑延髓大,决定其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病情程度轻重不一,MRI应用于临床以前,桥脑梗死确诊率低,CT与临床确诊病人多为重型桥脑梗死病人,死亡率高,故给人留下了脑干梗死病情凶险,发病率低的印象,但自MRI应用于临床以来,上述情况已发生改变,结合北京宣武统计脑干梗死占脑梗死21.8%的结论[1],脑干梗死,尤其是桥脑梗死实非罕见,除基底节区脑梗死外,桥脑梗死为脑梗死好发部位的第2位[2],可能由于供应桥脑腹侧与中线旁的正中动脉其分支多为终末动脉,缺乏侧支循环有关。MRI应用于临床以前,诊断桥脑梗死需依赖临床解剖分析,故桥脑病变综合征多,临床记忆判断困难,该组39例病人典型桥脑综合征不多[3],排除因医生检查不仔细的因素以外,仍值得临床重视。结合辅助检查,桥脑梗死与半球梗死在发生机制上一致,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4],该组病例尿常规检查6例尿蛋白定性阳性,提示桥脑梗死仍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尿蛋白定性阳性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临床价值较尿素氮升高有意义。该组共发现血钾偏低病例14例,可能与临床广泛应用排钾利尿剂有关,与桥脑梗死发生是否有关联尚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结合临床与MRI资料结论如下,桥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体征复杂多样,少见典型桥脑综合征,其危险因素与大脑半球梗死一致,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尿蛋白(+)是中风危险因素之一。MRI诊断明显优于CT[5],对存在中风的高危因素和怀疑脑干病变的患者应尽可能行头颅MRI检查。

  【】

  1  饶明俐.脑梗死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实用内科杂志,1996,16:258.

  2  Fisher CM. Lacunar Strokes and infarcts:a review. Neurdogy,1982,32:871.

  3  韩伏莅,张贞浏,李作汉,等.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隙性梗死.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2):71-74.

  4  Sato M,Tanaka S,Kohama A.“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clinico-radiological vevaluation. Neuroradiology,1987,29(4):9-354.

  5  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