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冯双平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 观察磷酸川芎嗪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硝酸异山梨酯、阿斯匹林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静脉滴注,疗程14 d。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率、心肌缺血总负荷、室性早搏次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磷酸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磷酸川芎嗪;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在祖国医学中,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心痹”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多是由于血液淤滞不通所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内科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我们用磷酸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4年3月~2006年5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79年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分类标准[1]。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9 a~78 a,病程0.6 a~10 a;按NYHA心功能等级:Ⅰ级24例,Ⅱ级19例,Ⅲ级5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1 a~79 a,病程0.8 a~9.6 a;心功能Ⅰ级20例,Ⅱ级16例,Ⅲ级4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30 mg·d-1,肠溶阿斯匹林75 mg·d-1,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 mg~0.6 mg或速效救心丸8~10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5%葡萄糖液250 ml+磷酸川芎嗪100 mg,静脉滴注,3 h~4 h滴完,qd,疗程14 d。

  1.2.2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用药期间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率的变化。用药前及用药结束后作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4 h缺血总负荷(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的压低程度),室性早搏的次数,并作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监测,记录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治疗后磷酸川芎嗪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率缺血总负荷、室性早搏改变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略)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2例出现轻微头痛,用药结束后消失。

  3 讨论
   
  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中医多认为血流淤滞不通为其发生的主要机制。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类物质,其不但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的作用,而且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微循环作用,有改善心肌供氧及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2]。它对血栓素A2样物质的活性及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体内及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实验证明川芎嗪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3]。
   
  本结果表明,心绞痛患者经川芎嗪后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缺血总负荷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疗效较好,且对肝肾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
    [1] 国际心脏病学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2] 许国忠,许锦花,王俊科,等.川芎嗪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及电镜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6):445

  [3] 许国忠,孙保春,王俊科,等.川芎嗪对血小板保护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