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例男性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分析及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研究男性NGU病人支原体感染的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一次性无菌采样拭子采集尿道柱状上皮细胞和尿道内分泌物送检,采用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合检验。结果:563例男性NGU病人中UU单独感染285例占50.62%,Mh单独感染32例占5.68%,UU、Mh混合感染246例占43.7%。结论:对支原体感染患者常规进行培养及药敏,按照药物敏感度选择药物,对男性支原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男性NGU病人 支原体感染 药敏试验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中最小、简单、无细胞壁的一类微生物,其中以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最常见。NGU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超过淋病而跃居性传播疾病首位。我国的发病逐年增多,位居性病发病率的第三位,仅次于淋病和尖锐湿疣,1998年发病率为9.78/10万,2002年上升为20.36/10万,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
我院男性科门诊发现男性支原体尿道炎病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研究男性NGU病人支原体感染的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我们对每名NGU患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如下为了解支原体药敏程度及总结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对象均来源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来我院男性科门诊的患者56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8岁(19~55岁)。患者均被确诊为NGU,即患者有尿道炎症状及配偶感染史或性乱史。
1.2 检测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用男用一次性无菌采样拭子,插入男性尿道2~3cm,顺时针缓慢旋转1周,采集尿道柱状上皮细胞和尿道内分泌物。
1.2.2 试剂和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Uu和Mh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盒(试剂盒如图1),可同时进行鉴别/培养/定量/药敏研究,药敏试验包括了林可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壮观霉素、克拉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药敏研究。培养鉴定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严格按步骤操作,具体操作如下:取一瓶Uu—Mh培养基,栽培养基中加入1.5ml恢复液,培养基干粉迅速溶解,立即在培养基瓶中接种标本,混匀后,分别取50ul加入试剂盒的各孔中,后在各孔中滴一滴无菌石蜡液封闭盖上盖板,置(36±1)℃的条件下孵育,于24h和48h后分别记录Uu和Mh结果,Uu或Mh培养基分别显红色而澄清者判断为Uu阳性和Mh阳性。
1.3 诊断标准 黄色为阴性,清晰透明红色为阳性,混浊红色为污染。计数孔红色表示有支原体生长且数值大于104,若低浓度和高浓度药敏孔均清晰透明红色表示此药敏孔药物耐药,均黄色表示此药敏孔药物敏感,若低浓度药敏孔红色而高浓度药敏孔黄色表示此药敏孔药物中度敏感,见表1。 表1 药敏判断表
2 结果
2.1 病原体分析 563例男性NGU患者支原体培养结果分析:检出阳性结果共809个,其中Uu阳性>104531个,占65.64%,Mh阳性>104278个,占34.36%。所有患者中单纯Uu阳性>104患者285例,占50.62%;单纯Mh阳性>104患者32例,占5.68%;Uu及Mh均阳性>104患者246例,占43.7%。
2.2 药敏分析 现今支原体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占到60%以上;阿奇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克拉霉素、诺氟霉素多表现为耐药或中敏,耐药率约为30%~50%,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达到97.51%、96.80%和93.78%,耐药率均为10%以下。需要重视的是在我们研究的563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标本药敏结果显示全部耐药,占2.49%。
2.3 结果 药物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我们首先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同时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胃肠疾病。并告知患者性伴同时治疗、治疗期禁性生活等注意事项。停药后两周复查支原体培养,一次服药转阴率达89.8%。对于药敏显示全部耐药的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具体用药方法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l,一日一次静滴,共三日,接以阿奇霉素针0.5静滴,一日一次静滴,共二日。14例患者中12例经一疗程治疗即转阴(85.71%),其余2名患者经二次治疗转阴。
3 讨论
男性单纯NGU患者中约有30%~40%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而易引起误诊和漏诊,NGU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病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附睾炎、睾丸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和不育等。近年来Uu感染导致前列腺炎和不育越来越受重视。Uu能吸附于人类精子表面阻碍精子的运动,其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样物质可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因而引起不育和不孕[2]。既往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抗生素为四环素,其次为红霉素,随着此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国内报道对红霉素耐药率可达80.72%,对四环素耐药率可达55.5%[3]。可见如何有效治疗NGU,降低其发病率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中认为,遵守夫妻同治原则、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提高了一期转阴率,降低了复发率,我们资料的研究结果是一疗程转阴率达89.8%,全部耐药的患者我们选用联合用药的方案,一疗程治愈率达85.71%。因此,我们主张对疑为NGU的患者,常规进行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明确菌株及敏感药物,为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指导。
【】
[1] 吴阶平.泌尿外[M].下卷,第3节,674.
[2] 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212.
[3] 杨玉恺,熊永新,王竞,等.119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