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68例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轶群,吴莹,江科, 时间:2010-07-14

【摘要】  为了观察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其毒性,选择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诺维本30mg/m2 d(第1、8天)+表阿霉素6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经过3个周期以上(包括3个周期)化疗,总有效率(CR+PR)61.8%。初治有效率66.7%,复治有效率53.8%。治疗3个周期有效率为50.0%,3个周期以上有效率为65.4%。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毒副反应相对较弱。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能够有效治疗晚期乳腺癌,毒性相对较低。

【关键词】  诺维本;表阿霉素;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诺维本(NVB)是一种新的半合成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晚期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用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EPI)方案(NE)治疗我科临床收治的晚期乳腺癌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年龄39~65岁,中位年龄43岁,TNM分期为ⅢC45例、Ⅵ期23例,卡氏评分(KPS)>60分。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49例,单纯癌6例,腺癌3例,黏液腺癌2例,髓样癌8例。初治42例,复治26例(26例均接受过手术治疗,其中12例曾接受CMF或CEF的联合治疗)。至本次治疗时,均停止上述治疗3个月以上。全组患者均具有可测转移病灶,其中单发性转移38例,多发性转移30例。转移部位:淋巴结转移癌54例,皮肤转移20例,骨转移12例,肺、胸膜转移10例,肝转移7例,脑转移3例,卵巢1例。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预计生存期长于3个月。

  1.2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应用NVB 3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EPI 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化疗至少3个周期,治疗达到4个周期以上的52例。化疗前15min静滴恩丹西酮8mg预防呕吐。化疗期间给予心电监护,若白细胞数<3.5×109/L时,则给予升白细胞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全面体检,对可测量的病灶认真测量记录,每周复查血常规1~2次,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1次。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1]: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进展(PD),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分级(0~IV)标准进行评定[2]。

  2  结果

  2.1  NE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 (表1)表1  NE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略)

    全组病例CR 9例,PR 33例,SD 18例,PD 8例。总有效率(CR+PR)61.8%。初治有效率66.7%,复治有效率53.8%。

  2.2  NE方案治疗不同周期疗效(表2)表2  NE方案治疗不同周期疗效(略)

    治疗3个周期有效率为50.0%,3个周期以上有效率为65.4%。

  2.3  不同转移部位治疗效果(表3)表3  不同转移部位的治疗效果(略)

    淋巴结、皮肤及肺转移疗效较好(有效率大于60%);骨转移疗效不佳,肝、脑、卵巢转移因病例数较少,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2.4  毒副反应(表4)表4  NE方案毒副反应(略)

    NE化疗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0.9%,Ⅲ~Ⅳ发生率32.4%,贫血发生率42.6%,Ⅲ~Ⅳ发生率8.8%,66.2%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化疗前使用恩丹西酮后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Ⅲ~Ⅳ发生率4.4%。其他毒副作用如脱发、静脉炎、周围神经炎等均不严重,Ⅲ~Ⅳ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改变较少见。化疗过程中未发生与化疗相关死亡。

  2.5  中期疗效

  患者的缓解期为4~20个月,中位缓解期7.5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40个月)。随诊至2005年12月全组死亡12例。无失访病例,最长的已存活48个月。

  3  讨论

    乳腺癌的化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更多的倾向于使用联合方案。随着乳腺癌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得以临床应用,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研究采用NE方案,其中EPI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而起作用,同时抑制DNA及RNA的合成,对细胞周期各阶段均有作用,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且心脏毒性也较阿霉素(ADM)为轻[3]。NVB是一种半合成长春花碱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可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使分裂期微管崩解,通过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进入间期或分裂后期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NVB对轴索微管的亲和力最差,因而神经毒性相对较低[1]。从现有研究来看,应用NVB化疗方案疗效较好[4],本研究选择病例为ⅢC或Ⅵ期患者,对初治及复治患者均采用NE方案,能够更加全面观察NE方案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并指导临床应用。

    研究表明,NVB是乳腺癌的有效药物。蒋泽飞等[5]单用NVB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达到40%以上。Spilmann[4]等采用NVB+ADM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为74%(66/89),CR 21%,中位缓解12个月,中位生存期27.5个月。王天峰等[6]临床报道以NE方案治疗乳腺癌59例,总有效率为59.5%,初治有效率为76.7%,复治有效率为62.1%。顾筱曼等[7]采用NE方案治疗乳腺癌15例,有效率为66.7%。本研究采用NE方案治疗乳腺癌68例,总有效率(CR+PR)61.8%,初治有效率66.7%,复治有效率53.8%,患者的缓解期为4~20个月,中位缓解期7.5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40个月)。与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相近,也表明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

    本组病例中,治疗3个周期有效率为50.0%,3个周期以上有效率为65.4%,提示4个或4个以上周期的化疗效果可能更好。不同部位转移疗效的结果表明,本方案对淋巴结、皮肤及肺转移疗效更好,对其它部位转移肿瘤的疗效目前还不确定。

    本组病例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减少,贫血发生率也较高,给与改善造血、促进白细胞生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化疗前使用恩丹西酮后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Ⅲ~Ⅳ发生率4.4%,且通过对症处理均能恢复,不影响治疗。3例患者出现了I级肾功能异常,通过暂停肾毒性药物,改善肾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肾功能均能恢复。10例患者出现了心电图改变,经给予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等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不影响后续治疗。其他毒副作用如脱发、静脉炎、周围神经炎等均不严重,患者完全可以耐受。上述表明对采用NE方案化疗患者采用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对症处理,该方案的毒副反应仍属于较低水平,该方案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NE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

【】
    [1]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995.

  [2]Miller AB,Hoogstraten B,Staquet M,et a1.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J]. Cancer,1981,47(3):207-214

  [3]Milla A,Morales S,Burillo MA,et a1.High-dose epirubicin plus docetaxel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an ONCOPAZ and associated hospitals study[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1,69(3):271.

  [4]Spilmann M,Dorral T,Turpin F,et a1.Phase II study with Navelbine/doxorubiein as first line therapy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J].J Chin Oncol,1994,12:1764.

  [5]江泽飞,宋三泰,徐建民,等.单用去甲长春花碱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J].中华肿瘤杂志,1996,18(3):208-209.

  [6]王天峰,刘淑俊,张力建,等.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J].癌症杂志,2000,10(3):219-220.

  [7]顾筱曼,胡豫.含诺维本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05,40(9):539-540.